这已经变成很多人日常打招呼的常用语,好像你说:“不玩”就跟不上潮流,就落伍似的。不仅是抖音,像快手、火山、西瓜视频都催生了一众网红,每天有成千上万的网友捧着5元一桶的泡面看网红烤全猪、烤全羊、烤龙虾……就像望梅止渴。还有一些把美食视频拍的比较有创意,像李子柒、美食作家王刚、办公室小野(就是那个用易拉罐做爆米花的那个),还有一个粉丝很多的美食作者叫野食小哥,不知道大家看过他的视频没有。
“野食小哥”是第一个户外博主,微博、公众号都有几百万粉丝,我平时也喜欢看他的视频,不过前不久去因为拍了一个叫《海拔4500米的水母雪莲泡面是什么味道?》的视频,被植物学博士顾有容的指责:“就缺这么一口吃的?猎奇也应该有个边界吧?水母雪兔子已经被祸害的很厉害了,我们连标本都舍不得采。”
当然事后“野食小哥”也进行了道歉。
在这里说一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水母雪兔子”是啥,可能还以为是一种动物,其实它又叫水母雪莲、雪兔子(学名:saussurea gossypiphora),是菊科风毛菊属的一种植物,因为生长在环境比较恶劣的高原高山地区,比如我国的云南、西藏,生长极为缓慢,虽然是濒危物种,但是并没有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其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植物名录已经 20 年没更新了,哎!)。也就是说理论上采食雪兔子并不违法,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是病危物种,但是网上还是有人在售卖,当地人也采来当做特产出售给旅游的人。
雪兔子长这样
大概是因为有白色的绒毛,看上去像一只雪白的兔子,因此得名。
对于雪兔子这类生长在海拔 3、4 千米高寒地区的植物,人们普遍对它们有一种“偏见”,总觉得它们可以治百病,或者吃了可以延年益寿,至少对身体好,就像人参、鹿茸似的。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古书比如《本草纲目》,或者《中国植物志》这种近代国家编纂的植物名录里,都会或多或少在介绍某一种植物的时候,介绍一下它有什么功用,但其实这方面的资料大多参考当地人口述或者古经典籍,《本草纲目》随便看看还好,里面关于医药的那部分就忽略吧,否则要医院有什么用还。而《中国植物志》在最初编纂的时候,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收录植物资源,是为了满足当时的社会需求(那个年代没有吃的,而且医药不发达),它 1959 年开始编著,2004 年完成全册出版,里面 3 万多植物,植物分类学家只是负责编著,但它们没有能力验证所谓植物的药食作用,都是老百姓说什么就记什么,所以《中国植物志》里关于“药用价值”的描述与《本草纲目》一样是“糟粕”,看都不用看。
《中国植物志》关于雪兔子的记载
网上有热评论说,“到处有人在卖(雪兔子)都没人管,干嘛揪着一个主播(野食小哥)不放!”,还有说,“作为一个普通人,不可能都知道哪些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还有说“那么多濒危植物怎么可能都记住……”
但其实,我们理智的想一下,一般濒危植物都生长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海拔 4000 多米的山上,你不管遇到什么植物别碰它不就行了,其实这并不难。别说病危植物了,就连路旁的野花,我们看它开放的很美,有人会伸手就摘掉,但是有些人喜欢它的方式是让它在这里继续美丽着,让更多后来的路人可以看到它的美。
这是人性与动物性的区别,人需要有普世的价值观,万物皆应该被尊重,被善待,即便是你嘴里的蔬食饭菜,因为是它们供养了你。
说道濒危植物,突然想到野生兰花。
因为物以稀为贵,加上很多人对野生兰花的“偏爱”,导致价格也是猛长,网上售卖野生兰花更是猖獗,不过经过很多专业环保和植物界人士的努力,现在淘宝已经对“兰花”、“野生兰花”的关键词进行了屏蔽和提示页引导。
但是这远远不够,一个电商平台能做的有限,还是需要那些购买者改变观念,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漂亮的园艺植物成千上万,可种植的兰花品种也很多,您就非要铤而走险去买那些难再生的野生兰花,售卖的人就非要靠挖野生兰花来赚那点不义之财吗。
可能想雪兔子、冰山雪莲这些植物离我们很远,生活里根本触及不到,但是像野生兰花这种经常在一些养花论坛就能看到的现象,我们可以尽可能的拒绝或者举报,等保护动植物变成了大多数人的常识,那时候也许我们与自然会更和谐。
愿所有美的人事物,一直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