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概述
该技术是以麦秸、稻草等禾本科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与其它原料混合或经高温发酵,配制而成草腐菌栽培基质,食用菌采收结束后,菌糠再经高温堆肥处理后归还农田,是一种多级循环利用技术。
二、技术特点
1、原料来源广泛
目前,我省种植的草腐菌主要有双孢蘑菇、大球盖菇、竹荪等。如双孢蘑菇种植的基料中,稻麦秸秆使用量可达40-50%,混入猪、牛粪40-50%,再加入其它辅料,经发酵后作为草腐菌原料。
2、经济效益显著
以双孢蘑菇为例,每平方米可产鲜菇5-10千克左右,产值达50-100元,双孢蘑菇罐头年出口量达20多万吨,每年为国家换汇2亿多美元,经济效益好。
3、适用性广
秸秆种植食用菌技术,既可运用于一般农户生产,也可运用于工厂化、产业化规模生产,操作方便。
三、技术流程
食用菌栽培按其基质处理方法不同,可分为生料、熟料和发酵料栽培。无论哪种食用菌栽培方式,均包括基料制备、食用菌栽培与菌糠堆肥3个重要技术环节,技术流程图如下。
捡拾打捆
秸秆堆场
秸秆堆沤、发酵
秸秆堆沤、发酵
秸秆双孢蘑菇基料化应用
菇房采收
蘑菇采收后废料
蘑菇废料用于有机肥加工
四、应用案例
嘉善宁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每年可利用秸秆超过2.1万吨、家畜排泄物1.05万吨,生产发酵食用菌基料3.6万吨,其中60%左右基地自用,其余提供周边农户使用,年可实现6个生产周期,年产双孢蘑菇9100吨,以常年供应江浙沪大型超市和周边市场为主,并成功完成g20杭州峰会期间双孢蘑菇供应任务,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该案例作为农业部推介发布全国秸秆农用十大模式的基料化利用典型模式,向全国推广。
原创作者:浙江农业,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云众地服务宗旨:一个有态度、专注稻麦种植技术的农业自媒体,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若有不足之处,望朋友们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