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的高发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大家都知道高温、干旱是病毒病发病的首要环境因素,这是为何呢?
不利于植株生长
高温干旱对于蔬菜来说是一逆境,特别是在高温强光下形成的温度高、湿度小的环境,特别有利于被病毒病感染的植株呈显性状态。而高温与干旱也不利于植株壮棵的形成,相对来说,弱棵更利于病毒的感染和症状的出现。高温的环境不仅仅指的气温,也包括地温,若地温过高势必影响根系活动,根系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导致缺素症发生,植株抗性降低,特别是植株缺锌的情况下,更易发生病毒病。
利于传毒昆虫繁殖
高温有利于传毒昆虫的大量繁殖和迁飞(如蚜虫、粉虱等),使病毒病的潜育期缩短,大大加速了病毒病发生和流行。高温季节传毒害虫繁殖快,且外界大量滋生的杂草、大田作物等更利于传毒害虫的隐藏,因而防治害虫难度很大,进而导致了病毒病更容易侵染和为害。
利于病毒增殖
高温利于病毒增殖,加快病毒病的侵染循环。当前虽不是高温季节,但光照强烈,中午前后温度仍然比较高,因此,在管理上,菜农一定要注意加强棚室前后通风、中午高温时段及时覆盖遮阳网、喷洒清水或小水勤浇等,尽量避免高温、干旱的环境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