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乃是发生在秦始皇时期,公元前3世纪匈奴人生活在北部的大漠戈壁,与秦、赵、燕三国交界的阴山、漠南一带,由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频发战争而陷入衰弱,匈奴人趁此机会迅速发展、一跃成为北方草原强大的民族。公元前215年匈奴占领河套地区,此时秦始皇已然统一了中原大地,当即命令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经过多年的奋战终于将匈奴人击败并向北驱逐800里。同时为了抵制匈奴人的铁血战马,秦始皇又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了长城,奈何长城在匈奴人面前也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这便是匈奴人第一次被驱逐。
然而这样的和平仅仅持续20年,秦末汉初天下大乱、楚汉十年争雄,长期的战争让中原大地的人口锐减、百废待兴,匈奴冒顿单于迅速崛起并统一匈奴各部,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单于国。据历史记载:当时匈奴人占领的土地要比西汉之初的面积大很多,骑兵数量更是达到40万之多,无奈之下刘邦、吕雉、刘恒、刘启均向冒顿单于称臣、纳贡。这种现象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发生重大的改变,“文景之治”奠定了西汉坚实的物质基础,汉武帝强硬的手段让皇权更加的集中,公元前129年匈奴屡犯边境,汉武帝转守为攻对匈奴开始实施大范围反击战。在几年的战争中卫青、霍去病等冉冉新星崛起,几大战役打下来匈奴很多王族被斩杀、15万匈奴骑兵葬身战场,为数不多的匈奴人逃亡到更加遥远的漠北,只有浑邪王率4万余众归汉,此战让匈奴人安稳了60年。
东汉之初匈奴发生内斗,从而分裂成南匈奴和北匈奴两个部分,南匈奴与东汉接壤而称臣,北匈奴因留居漠北而对中原虎视眈眈。汉和帝时期为了解决北匈奴的问题,派大将军窦宪带领5万人马收拾北匈奴,此战一共斩杀了1万多匈奴人。次年窦宪再次率领大军攻打北匈奴,由于战法得当北匈奴众多骨干全被俘获,只有少部分的北匈奴首领逃向了漠北之北以及河西走廊等遥远地带,这便是第三次匈奴人被驱逐。不过,以上三次对匈奴的战争虽然将其驱逐了,但是依然没有做到“灭族”的地步,而在“五胡乱华”时的一场对匈奴战役彻底将匈奴打散。
公元316年中华大地迎来了五胡乱华的时代,几年时间匈奴人将中原大地破坏的残败不堪,后来冉闵便针对匈奴人提出了一个“杀胡令,”由此开启了匈奴人“灭族的脚步。”在杀胡令的作用下,整个匈奴部族的人口急剧下降,有历史记载当匈奴人被驱逐出境的时候仅仅只有两万余人。为了避免最后被灭族,两万人一共分为两拨,一波逃向了现今的缅越一代,另一拨在逃向了欧洲地区,漠北之地仅仅残留了一丁点的血脉,可以说经历了此次大战匈奴人彻底从中原大地的历史上被除名。
综上可知,四次对匈奴的战役有两次是将匈奴驱逐,另外两次则对匈奴造成了重大的创伤。汉武帝时期归降汉朝的匈奴人部分被迁入了辽东半岛,之后便被汉人同化,其余匈奴人则被零散打碎迁移到北方蒙古地区一代,有一些学者考证现在蒙古人很有可能是匈奴人后裔。另外五胡乱华时期有一部分逃向欧洲的匈奴人则继续作恶,将整个欧洲闹了个底朝天,让整个欧洲大地为之颤抖,当时更是被称为上帝之鞭,”有一些历史记载现在的匈牙利、奥地利、捷克等人都有着匈奴人的血脉。
匈奴人到底有多顽强?经历四次灭族之战依然昌盛,血脉遍布两大洲,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有自己观点的可以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