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苗以前,得把水调准。”佛山市南海西樵养殖场梁广平告诉他南方农村报新闻记者,调水的重要在投苗以前的改底,包含晒塘、用生石灰粉消毒杀菌、用茶麸清塘及推广有利食用菌等。“我就是在水塘的水平稳1个礼拜以后才投苗的。”梁广平说。
“这口塘有8亩,上年就赚了十多万,1亩盈利1万余元人民币。”他详细介绍,“我水塘的水始终都很靓,鱼非常少病发。”
“水塘历经改底以后,对养殖后半期水色的平稳很有协助。”殷猛告诉记者,“改底全过程中推广的有利食用菌,能溶解水塘中淡水鱼粪便和有机化学有害物,改进水塘自然环境,抑止水塘病菌的生长发育。”
“水色不太好时,水塘中的溶氧因此很低,长期性较低溶氧标准下能引起鱼的胆肝肠道疾病。”殷猛告诉记者,“黄骨鱼的许多病虫害全是由胆肝肠胃难题造成的。”
勤调水,要游戏多开增氧泵。“一大口塘,均值1.3亩上下还要配每台增氧泵。”殷猛告诉记者。据统计,梁老板每一次投饵,都是提早十多分钟把鱼饵台子上风处的增氧泵开启。“鱼饵台有充足的溶氧时,鱼苗进食更积极,进食量更大。”殷猛表达,“鱼苗吃得好,长得快,身体素质健壮,患病率大自然就降下去了。”
“这口塘,我6月11号放的是1000尾/斤规格型号的黄骨鱼苗,一月時间还不上,如今均值有50尾/斤。”梁广平向新闻记者详细介绍,“通常养殖场2六个月才有这类规格型号。”
“水体好,患病率低,鱼长得快,养殖经济效益大自然会提升。”殷猛告诉他南方农村报新闻记者,“上年黄骨鱼市场行情好,一些养殖场1亩盈利超过3万余元。”
孝感嘉合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133876749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