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猪价连涨12周!校正猪肉供需机制弊端,才能轻松面对猪周期

2019/9/8 11:34:50发布73次查看
“水果自由”还没实现,眼看“猪肉自由”又成了新的困惑!
目前,猪肉涨价效应已经传递至多个终端。一方面,市民买猪肉开始掂量掂量了,甚至转而选择鸡肉、牛肉、海鲜等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另一方面,猪肉摊主感叹自己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部分早餐店、餐馆也已悄然对和猪肉相关的菜品涨价,还未涨价的餐馆不得不采取“缩水”菜量的手段。
安徽省猪价继续保持涨势
据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价监局的生猪和猪肉价格应急监测,8月29日,全省生猪平均出场价格每50公斤为1307.62元,较上周上涨78.62元,涨幅为6.4%,继续保持涨势。
8月29日,猪肉(后座统货、肋条肉)全省零售均价每500克分别为19.86元、20.46元。与上周比,分别上涨1.39元、1.52元,涨幅7.53%、8.03%。受当前生猪产能总体趋紧影响,加之各类院校开学在即,预计我省猪价将继续强势运行。
猪肉价格批发连涨12周
对于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胡雪表示,从供应方面看,自2018年下半年,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等突发事件影响,猪肉市场价格不断下跌。猪肉价格下跌导致市场产量下降,特别是东北、华北地区,猪价甚至屡屡低于成本线以下,使其成为去产能化最严重的地区。随着我国猪肉产能的大量出清,近期猪肉价格迎来全面上涨。
胡雪还表示,当前,中秋、国庆双节日渐临近,猪肉市场需求将继续增加。同时,由于猪肉价格一路飞涨导致养殖户普遍压栏惜售,未来生猪屠宰企业的采购难度将进一步增加,或将加剧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导致短期内猪肉供应仍然趋紧。
不过,目前来看,各部门已经在多措并举保障市场供应。“未来猪肉市场价格将大体保持平稳,价格不会出现暴涨风险。”胡雪说。
超强猪周期的成因有哪些
正常的猪周期,以猪肉价格及其与玉米等饲料的价格联动机制为主导。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养猪成本增加,猪肉供应就会相应减少。猪肉供应减少导致价格上升,又会激励更多的养殖户投入生产,进而平抑猪肉价格。因此,正常的猪周期是市场自发秩序可以调节的。
但此轮超强猪周期属于例外。自去年8月出现国内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养猪收入预期开始变得不确定,加之为防范疫情扩散采取的种种措施,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生猪出栏量双双锐减。这是导致今年以来猪肉供应偏紧的主要原因。在猪肉价格出现两位数的涨幅之后,又出现了惜售谋取更高利润的现象,进一步推动了猪肉价格的上涨。
可以说,这轮超强猪周期是正常市场机制被意外破坏的结果。猪肉价格上涨,是市场供需关系暂时失灵的具体表现。
既然是市场失灵,政府就有必要出手。国家发改委表示,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已经有29个省份启动了价补联动机制,共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超过20亿元,补贴困难群众8000余万人次。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就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作出了部署。
地方政府发布相关激励政策
像四川、广东等供应大省,将指标任务下达到了各地级市。对于惜售囤积行为,各地也纷纷出台了发补助、增储备保障等猪肉供应、稳定猪肉市场价格的政策。养殖户的养猪积极性已经回升。
政府出手的同时,市场也开始发挥调节作用。目前,全国25个省区的猪瘟疫区已经全部解除封锁。造成此轮超强猪周期的首要因素已基本不复存在。养猪确定性的恢复和猪肉价格的高企,将激励更多的养殖户扩大生产,并进一步压缩上游、冷库惜售囤货的利润空间。
可以预期,即使受时滞因素影响,短期内猪肉价格仍然不能平抑下来,但已经维持不了太长时间。按照一般周期,3-6个月就将回落。
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双重发力,保证了这场猪肉价格保卫战的走向。这是一场胜利在望的战役。虽然如此,对于这轮超强猪周期,仍有些经验教训需要总结,值得汲取。
比如,对于非洲猪瘟的防疫,力度还不够,省市区域联防的机制还远远不够完善。如果能够将疫情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这轮超强猪周期或许就不会出现。又如,生猪养殖规模化、企业化的水平还很低,这导致分散的养殖生产能力不足以应对市场出现意外。
实际上,规模化、企业化生产并不缺少资本支持。但一些资本不是投放在扩大生产上,而是通过猪肉价格的波动寻求短期利益,这是把钱用错了地方。要强化生猪养殖的抗击打能力,强化资本监管,通过政策扶持把资本引导到该投放的地方,势在必行。
应对超强猪周期,不能停留在只打一场“战役”,停留在一次胜利上。更好的态度,是以这轮价格波动为契机,改进猪肉供需机制中存在的弊端。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