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有谁知真相是什么?一个凤雏庞统,就洞穿了三国一个时代的遮羞布

2019/9/5 14:32:28发布137次查看

文/于凡诺
眼睁睁看着一生荒废,怀才不遇是这个世间,绝大多数人沉沦人世的悲剧,也是有史以来我知道的个人最大灾难。
读尽三国,
西风飒飒,
庞统就尽情展现了一种悲剧,一种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时代悲剧。
天命无常,人世难测,
怀才不遇,备受冷落,历经曲折刚刚小小施展,却身死人手,庞统短暂的一生,他的理想抱负个性追求,无不给后人留下一丝丝遗憾和婉惜。反复咀嚼这份遗憾,豁然发现,一个庞统,不正是许许多多中国知识分子千百年来的命运么,命运多戕而又苦苦追寻,自身清高却又善贾而沽,灵魂渴求独立却又只能依附天命所归,注定了一生坎坷不平,……
一人体成分是可以改变的。
终于找着了一个高人,据说可以通过改变人体结构改变人生,从此令人天堑变通途,步步高升,马到成功。
“目的?”
“出人头地。”
“三千两黄金。”
高人的报价实在高的出奇,而我口袋里啥也没有。
还好,好说歹说,费了我老大功夫的口水,
大师终于松口了,
“这张单子跟你大致是相似的,你拿去也是可以用的。”大师不知是终于佩服了我的耐心,还是彻底服了我的厚颜无耻。
最终从墙角堆积厚厚的一摞单子中抽出一页,随手给了我一张。
终于拿到了大师一张免费单子,我一看。
人体成分:56%的酸,43%的辣,1%的羞涩腼腆及其他元素;适用范围:暂无;
诊断:酸辣成分太多,典型酸性人生,亟需调理改善。
改善针对药方:牛皮、谎言、屁精、不要脸各60克,虚伪、做作、假意各30克,昧良心750克。
半年后略有小成,一年后马到成功。
一见,我大喜。
虽然不是很针对本人的,好歹先看看有没有效果再说,
正待往下看具体用法时,突然醒来了。原来是做了一个梦。
其实我正在读三国,刚读到庞统的时候,觉得头实在是很重,就放下书本挨着桌子睡过去了。没想到做了这么一个怪梦。只是不太肯定,梦中人是我自己,还是庞统。
今天,我们看古人的标准姿态,大概是顺手就打开投影仪或者家庭影院,然后往沙发上一坐,摆上一杯茶,嗑着瓜子花生,翘着二郎腿的感觉。倘若正好有一两个朋友在,大家还可以评头论足,尽可嘻嘻哈哈的尽情点评一二。
一旦换台或者关机,眼前的古人们于是在这种转换中瞬间完成使命。
毕竟,大家都不太愿意想的太多。真想太多太深了,活着太累。
就比如庞统庞涓一字之差,而孙膑和诸葛亮可是差太远一样。
二然而,就是庞统这么一个人,
短暂的一生,使得三国露出了他的裙底。
也许任何一个时代,不怕坏人再坏,就怕好人伪善。
首先看庞统的死,
除了对手以外,恐怖的是自己一方,
至少两个人或直接或间接参与促成了他的牺牲。
第一个是诸葛亮,
诸葛亮写了一封书信来:
信的大意是说我诸葛亮夜里算了一下,你们主帅最近凶多吉少,最好按兵不动,千万别轻举妄动。
偏生刘备一看到信,立刻就心生退意,说:“我要回荆州去了……”
此时庞统的心情,大概是这样的,诸葛亮一封书信,刘备就如此言听计从,说撤兵就撤兵。那么我本人作为前线军师,面子往哪里搁。他甚至暗思,是不是诸葛亮嫉妒了,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
这情节似乎如同先主说马谡不能用,而诸葛亮偏偏用了,然后吹了大亏一样。
说到嫉妒,即使贵为龙凤,还是脱离不了凡人的心思,也是悲哀。
第二个是老板刘备。
你说大军临阵,庞统因为坐下马眼生前失了一下,突然就换了马,而且偏偏换下的是刘备的那一匹。刘备的那匹马可是知名度很高的,书中早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渲染。关于此马,刘备也很清楚,伊籍、徐庶先后告知过他,他的这马妨主。尤其徐庶告诉刘备,可将此马先赐之有仇怨之人,待妨过了此人,然后乘之,自然无事。
再想起当刘备得了涪关,庞统和刘备酒宴上曾经不合,虽然以酒醒后刘备向庞统谢罪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可以想见,以庞统的孤高清傲不计小节,刘备肯定还有很多地方都压下了很多火。
有一个大胆的假设,假如真实刘备是用谎言堆积起来的超级高手,那么在庞统这里,在一个有着真才实学,率性耿直、迂执的人这里,刘备他估计必定只能一再退缩容让,按照高级黑的思路,最终忍无可忍。会不会是我多心了,真不堪想象。
于是
这边,
庞统性格直爽,或者说恃才傲物,睨视天下,
对老板也是以平等身份等闲视之。
骨子里是一颗被屈辱的灵魂,一个追求才华尽情绽放的天之骄子,
是不是实际上已经犯了皇家的大忌。
尤其这几句,
庞统说:“君臣俱失,何独主公?”玄德亦大笑,其乐如初。
但以阴谋论论之,这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或许这就是他有意无意走向末路的深层或者潜意识的原因所在。
你看他第一次见刘备就长揖不拜。
……
也许这就是他悲剧身份深层的注脚。此时不发生,将来哪一天也必定发生。
总之,这一次,
临阵换马,换下了刘备那匹妨主的马,庞统已经是在劫难逃。
三实际上,老大们都是求贤如渴的。
庞统号称凤雏,与诸葛亮,一龙一凤,号称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可是偏偏庞统名声如此之大却无法现实挂上号。
也许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先说周瑜死后,鲁肃向孙权极力举荐庞统。
举荐之前,鲁肃还先贬低了自己一番,
然后说有一人如何如何厉害,周瑜多用其言,诸葛亮深服其智。
于是孙权大喜。在得知此人是凤雏庞统后,还说孤亦闻其名久矣。
可是一见面,一看到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就不喜欢了。再问了几句,尤其一听庞统说他所学与周瑜大不相同后,孙权心里认定了庞统不过是一徒有虚名的狂士而已,就让他退了,并决意不再用他。
如果说孙权此时江南已经搞定,求贤之心已经不是那么急迫,那么对于百废待兴的刘备,情况又如何呢?
刘备一见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就很不高兴。可是毕竟庞统是远来相投的,于是就草草打发他,勉强让他到荆楚一个小县去任县宰。
真是悲哀。
三个老板。
一个时代,就这么三个大老板。
怎么办,
一个不想去,
而自己先后觐见的两个大老板,
真实的表现,一个不识货,一个打忽悠。
到处都是一堵墙。
在对比刘备见诸葛亮时,一见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刘备当即下拜。这是何等气势。尤其是再三请求诸葛亮出山时,竟然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看,
先说曹老板,是三国里数一数二的大老板。因为弄诈烧了大老板袁绍的粮仓,火并了他的兵马,转身自己才终于成为了北方最大的老板。
再看孙老板,在父亲孙坚哥哥孙策不懈努力之下,巧取豪夺了传国玉玺,占了江东江南,终于才据了长江以南半壁江山,成为了东南方最大的老板。
还有那个刘刘老板,一生颠沛流离,辗转各地,联合东吴火烧赤壁以后,在关羽、张飞、诸葛亮等死命维系之下,终于先得了荆州,接着益州,三国最后一个大boss开始形成。
因此,其实三家老板,他们对于人才是求贤如渴的。
再看
孙老板,继承父兄基业,据守江东以后,广纳贤士,开宾馆于吴会,命顾雍、张纮延接四方宾客。连年以来,大家你我相荐。以至于由此江东称得人之盛。
曹老板,更是从散家资,招募义兵开始。曹老板在兖州,大肆招贤纳士。后来当他平定冀州后,最先做的也是令人遍访冀州贤士。
刘老板自得荆州、南郡、襄阳之后,也开始商议久远之计,采纳了求贤士以应对之策。
于是空叹一身才华和抱负。
危难之际,既然满腹经纶,何惜三顾茅庐。
危机过去,虽是经天纬地,再难另眼相看。
从此多少人怀才不遇。
四庞统这样的人,
越是仔细读,越是读出了三国里的酸甜苦辣。
真实处境确实不妙。
同行们大概也是口服心不服的,至少武士们是看不起他们的。
张飞曾经说过几句很有代表性的话,
如第二次去见诸葛亮时,他就叫唤“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第三次时,他甚至说“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关羽也是不悦,“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即使在诸葛亮被拜为军师以后,当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而来的时候。
当诸葛亮调兵遣将安排完毕之后,关羽问:“我等皆出迎敌,未审军师却作何事?”孔明说:“我只坐守县城。”张飞就大笑说:“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
言辞之中,轻蔑之意,溢于言表。
自己人是这样看待诸葛亮的,敌人呢?
夏侯惇曰:“吾看诸葛亮如草芥耳,何足惧哉!吾若不一阵生擒刘备,活捉诸葛,愿将首级献与丞相。”
这还是对待诸葛亮,诸葛亮可是刘备在落魄落难之际再三拜请才出山的。假如是庞统,武士们的言辞看法只可能更加过分。
唉,
武士们的看法,难免就不是老板内心的疑虑流露。
在某一个程度上说,那个时代士为知己者死又是如何地虚假。
五庞统的一生,
也许受了太多忽略,受了太多轻蔑,也受了太多屈辱……他太需要一场成功,一场巨大的成功来证明自己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英年早逝,何尝又不是死于整个社会以貌取人的偏见。
一个有着无比恢弘的安邦定国之志的人,一个希望力挽狂澜纵横天下的人,
然而在机遇之神刚刚开始眷顾,在他的才华抱负刚开始施展,悲剧就发生了。
生命终结,
这悲剧让人痛心。
反复读,
一个凤雏庞统,不仅反映出了三国最大的人情冷暖,也洞穿了三国一个时代的遮羞布,
以貌取人与怀才不遇,
宁叫天下人负我与士为知己者死,
孔明妒忌了与落凤波之死,
差点就成了三国最大的败笔。
凤雏的那点小心思一旦凸显,
因为一般道理,凤既然如此不能脱俗,龙又能如何?!
倘若龙凤俱是如此,
整个三国又情何以堪?
或许整个三国刻意追求塑造的氛围格调,为国为民,侠义天下,
就轰然倒塌了。
然后追问什么是人间真相,什么是三国内幕,什么是历史本色,
简直不堪回首。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