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覆膜与揭膜
1,覆膜
(1)棚膜选择。用于避雨种植的棚膜由聚乙烯防滴老化膜和三层复合高透射长寿命无滴加温膜制成。普通聚乙烯具有滴膜不耐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出现破烂在期间被更换,不适合使用。
(2)覆膜时期。避雨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葡萄病的发生。一年内预防和治疗葡萄病最重要的喷药期是开花前后的一段时间,这是控制疾病的关键时期。因此,理想的覆膜期也应在大多数重大疾病到来之前进行。建议在开花前15天覆膜。覆膜越早,效果越好。它避免了雨水和葡萄植物之间的病菌的传播,基本上避免了大多数葡萄病的发生。
(3)操作步骤。确定覆膜时间后,应选择无风天气覆膜。当覆盖薄膜时,它通常由超过3个人操作,即一个人展开以确保薄膜的中间部分与脊柱对齐。另外两个站在避雨棚的左侧和右侧,收紧并确保大棚表面平坦。收紧后,大棚的边缘用竹子和木夹固定在拉线上。竹子和木夹之间的距离通常约为30厘米。夹子通常由竹木制成,便宜、持久耐用且有效。在棚膜的两侧固定后,应及时覆膜,用土压实,以防止风吹走薄膜。覆盖棚面后,要进行后期管理,检查竹夹弹出情况,棚膜的损坏状况等,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修复。在避雨棚的两端,应将薄膜拉到离大棚大约1米的大棚高度,以防止雨水影响定植行两端的葡萄藤。当面积较大时,为了降低田间温度,可以适当地向上移动覆盖物,以便于在大棚薄膜下方通风。
2,揭膜,揭膜一般选择在葡萄果实收获后,选择无风天气早晚揭开。如果晚熟品种揭膜太晚,棚内的高温会降低植物的分枝程度和抗寒性,影响越冬效果。然而,在收获早熟品种后,它处于雨季,并且可以适当延迟揭膜时间以保护叶子并减少疾病的发生。
(1)装袋技术
避雨种植结合果实套袋是生产优质果实的重要措施。避雨种植下的葡萄穗果套袋主要是为了提高果实的外观质量,减少农药对果面的污染,防止受鸟类损害。在适当的装袋方法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控制果实晒伤。在避雨种植的条件下,大棚在葡萄开花前的一定时期内被覆盖,早覆盖优于晚覆盖。套袋期仍然可以实现果实的快速膨胀,通常在开花后约3周为宜,这时穗轴也相对较硬。然而,装袋方法不像露地种植那么严格,因为不用担心雨水会浸没在袋子中以感染疾病。装袋时,使用简单的线夹夹住果袋的上口。由于操作简单,可以大大提高装袋速度。
为了减少果实晒伤的发生,上部可以保持部分开口,从而增加袋中的热空气能放出以降低袋内的温度并减少果实中晒伤的发生。在夏季阴天和无风的天气中,采用热电偶法对葡萄果穗套白色果袋后的袋内上、中、部气温进行了测定。当果袋暴露在阳光下时,果袋的上部温度明显高于中部,而果袋中间的温度明显高于下部。果袋的下部也明显高于室外温度。结果表明,果实袋中的高温主要发生在果实的上部,这是由热空气上升引起的。因此,在遮雨棚下采摘葡萄时,应适当打开果袋上部,以保证较热的空气能够上升和释放,当空气从果袋上下开口形成对流时,袋内的温度不会太高,晒伤也会大大减少。
在避雨种植过程中,棚下温度偏高,棚间风速较低。这些条件促进了葡萄日晒病的发生,在果实快速扩张时期应引起重视。田间试验表明,在遮雨种植条件下,棚膜空间温度高于下部,温度越接近棚顶,温度越高,这种特殊环境导致上部叶片光合效率越低,秋季外部温度越低,上部叶片生长状况越好。无纺布果袋可用于避雨种植。几年的试验表明,无纺布果袋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对果实的外观和内部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而较薄的无纺布具有较好的效果,可用于高档果实的生产。
(2)病虫害防治
在避雨种植条件下,雨水传播的病害发生概率会大幅度降低甚至不发生,特有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个别葡萄病虫害有加重趋势,灰霉病、白粉病、介壳虫等是避雨种植条件下特有的主要病虫害,生产防治上应引起特别重视。灰霉病是避雨种植条件下的主要病害之一,多发生在果实成熟期,套袋后更会加重灰霉病的发生,在果粒着生紧密、有裂果现象时灰霉病发生更为严重。
防治灰霉病的特效药剂有阿米西达、凯润等,预防效果较好的药剂有保倍、保倍福美双等;防治白粉病的特效药剂有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等,预防效果较好的药剂有保倍、保倍福美双等;对介壳虫效果较好的药剂有毒死蝉、吡虫啉、啶虫脉等。病害防治时,每次喷药应注意治疗剂与预防剂混合使用。葡萄落花后1-3周的时间是防治上述病虫害的关键期,套袋前的果穗沽药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根据上年棚下病害发生情况结合当年气候条件进行判断,灵活运用技术进行有效的防治。避雨种植时,葡萄发芽前的果园药剂防治一般以石硫合剂或其他硫制剂为主。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大家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