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季节性蔬菜因种类之不同,对气温、阳光、湿度的适应性各有差异,所以季节性明显。以台湾而言,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葱蒜类等,性喜冷凉,所以多为冬春季蔬菜;而果菜类性喜温湿,所以多属夏秋季蔬菜。这种变化性影响休闲农场餐饮料理要设计四季的菜单。
2.地域性蔬菜因气候、土宜、品种,及栽培管理之特性,所以受地理区位的影响极大。平地、坡地、滨海地区不同,或北部、南部不同,种植蔬菜种类就不一样。譬如葱蒜在北部地区,叶菜类在中部地区,果菜类在南部地区,金针菜在坡地,筊白笋及水芋在湿地,牛蒡及西瓜在沙质地等。地域性提供休闲农场在区位设计上的变化性。
3. 生长性蔬菜由种苗、萌芽、生长、开花、结果,显现出植物成长变化的过程。譬如草莓开白花,结鲜红的果实;苦瓜开黄花,长出表皮凹凸不平,质地晶莹剔透的白果;洋菇、香菇由孢子菌丝发育成硕大的伞盖菇体。这些都是自然教学极佳的素材。
4. 景观性蔬菜植栽虽不如花卉的美丽,亦不如果树的挺拔与秀丽,但菜圃绿叶铺盖,数大就是美(莲叶何田田);棚架上瓜果结实累累,五颜六色,型体各异(白玉苦瓜、南瓜);金针花开遍野,还为此设计节庆活动,吸引游客。
5.实用性蔬菜是人类主要的副食品,餐桌上植物类的料理,除了米粮主食外,应属蔬菜的天下。蔬菜可加工作汁、酱等饮料或调味品,蔬菜可加工作为休闲食品(如牛蒡、筊白笋、菇类),可提炼营养成分(如西红柿、苦瓜、胡萝卜、洋葱等),植株组织体干燥后可作家居器物(如丝瓜布、扁蒲杓子)。
6. 知识性蔬菜的种类非常繁多。根据台湾农家要览,可以分成根菜类、茎菜类、葱蒜类、叶菜类、花菜类、果菜类、菇蕈类等七大类,每类各有不同的品项。每个品项的蔬菜,各有其产业背景与特色、气候与土宜、品种、栽培管理、加工处理等专业的知识与技术。这些都是休闲农场自然教学的资源。
7. 生态性蔬菜植株与环境存在特定的关系。蔬菜要种植得好,必须考虑环境的因素。以最简单的授粉而言,农场必须保护环境不受污染,以维护相关生物的栖息地,才会有蝶、蜂来授粉。其它譬如洁净的水质与空气,都是蔬菜正常成长的环境因素。
8. 文化性产业文化方面,蔬菜的品种改良、栽培管理方法演进、设施设备器具创新发明等,都可在农场展示。生活文化方面,蔬菜的根、茎、叶、花、果,自古以来人类就利用作为食、衣、住、行、育、乐的资源。有多少文人雅士寄情于自然,运用蔬菜作为诗词歌赋及文学艺术的创作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