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脂加工产品种类繁多,且比例不协调
在我国油脂加工行业中,产品种类多样,但产能或产量比例相差悬殊。从我国2010/2011年度植物油压榨行业的产能结构可以了解到,我国大豆压榨能力约占油脂行业总产能的63.8%,菜籽压榨产能约占10.05%,然后是花生和葵花籽。豆油产量比例明显占据一的位置,达到52.74%,菜籽油占比26.49%,花生油占比11.82%,然后是棉籽油和葵花油,各品种在整个油脂行业的比例十分不协调。可以说大豆压榨在我国油脂加工行业中独占了半壁江山,因此,从大豆压榨行业的主要特点和豆油市场的分析中,就可以了解到我国整个油脂行业的大致轮廓。2009/2010年度我国豆油产量为87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2.5%,是全球第二大豆油生产国,预计2010/2011年度我国豆油产量有望超过美国。
2.油脂加工行业的发展主要由经济增长推动
随着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油脂类食品的消费也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首先,国民收入大增引发的收入效应增加了油脂消费的总需求;其次,城市化进程持续使得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也开始向城市转变,同时导致植物油消费增长。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植物油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消费潜力较大,今后几年豆油产量仍会继续上升。另外,经济增长将推动禽畜类产品的消费,而养殖业对豆粕需求较大,同样会间接促进豆油产量的提高。
3.大豆油脂加工产能迅速扩张
我国是全球豆油生产增长最快的国家,过去10年间,豆油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2%,远远高于其他国家,预计2011年全国大豆压榨产能将高达1.02亿吨。从每年压榨产能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出,2004年之后全国压榨产能有一次放缓,但随后逐年递增,2010年增长速度略有下降,但2011年产能增长水平再度接近2004年高位。尽管如此,2009/2010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总量1060万吨,其中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生产的豆油数量约72万吨,约988万吨的豆油或由进口大豆生产,或来自直接进口,豆油供给对外依赖度超过93%.
我国的植物油脂制取加工业,以手工作坊式的土榨生产工具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逐步建立了油脂加工机械业,油脂加工业得到了长期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已能个产“九五”型榨油机。后来,经不断改进,相继推出厂95a型、95b型以及zxloa型、zxlob型榨油机。现在,这些小型榨油机,是小型油厂、油坊个体户的常用制油机械。为适应制油工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有出现了200型(zx18型)、202型(zx24型)螺放榨油机以及液压榨油机。1970年以来,溶剂浸出法制取油脂设备的推广应用,使我国油脂制取工业出现了—次大变革,它是一种制取油脂的高效化学萃取方法。1980年以前,在油脂精炼工艺和设备方面,以间歇式的生产工艺设备为主,食用植物油产品也以国标二级油及国标一级油为主。1980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油脂精炼接术也向机械化、连续化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发展。如今,植物油脂的加工生产。是全连续的自动生产线与间歇式生产并存。食用油脂产品逐渐转向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调和油、氢化油、人造奶油、起酥油等高级泊脂产品的生产、也有较大的发展。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也为了提高油料、油脂加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大有必要提高加工技术水平,提高油脂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同时搞好油料及其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主要是油料饼粕、皮壳从油脂精炼下脚的综合利用。油料饼粕中蛋白质成分的食用、饲用和工业利用,还有其中磷脂、脂肪酸的利用等,成为油料、油脂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其应市产品将不断增多,从而更充分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河北冀花油脂有限公司
15230249888
中国 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