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是哗仔!欢迎朋友们再一次回到这个有点不一样的宠物鱼专栏,我就是那个鱼和熊掌已经兼得的哗仔。
前段时间和老朋友聊天,提到了一个有趣养鱼案例,说的是一家锦鲤渔场故意让自己的锦鲤鱼苗缺氧,目的是提高观赏鱼的产量。
我的朋友觉得这家锦鲤渔场的老板疯了。
可是,当他听说我也是这么干的,他毫不犹豫地认为我也疯了。
几乎每个观赏鱼玩家都不喜欢鱼缸发生缺氧的事故,因为那是有可能要面临死鱼悲剧的。
可是,凡是没有绝对。
缺氧这件事,要是应用得恰当,就有可能产生非常不一样的效果,而且,这个手法真的可以提高观赏鱼的产量哦!
读者朋友,你是不是也觉得这是一件很疯狂的事情呢?
请同学们稍安勿躁,且听哗仔的娓娓道来。
友情提示:本文适合喜欢刨根究底的观赏鱼发烧友,不适合那些不求甚解的观赏鱼杀手。预计阅读218秒。
非友情提示:哗仔所有的原创文章都拒绝任何个人、任何公司和任何媒体的善意转载,更加拒绝那一小撮疑似不孕不育的伪原创作者的恶意洗稿。请你们自重!
锦鲤
当鱼缸缺氧时,观赏鱼在做什么我们都知道,不同的观赏鱼对水体的溶氧量有不同的要求。
在溶氧充足的前提下,观赏鱼的耗氧量基本保持不变。溶氧会通过鳃小片进入鱼体,使血液中的溶氧达到95%左右,也就是观赏鱼玩家口中所说的“血液溶氧的饱和状态”。
可是,一旦因为某种原因导致鱼缸里的溶氧小幅下降,观赏鱼的第一反应就是增加呼吸频次。
在视觉上,我们看到的便是鱼鳃盖张合频次的提高。
本质上,这是观赏鱼在通过增加呼吸频次来补偿由于溶氧下降形成的氧债。
有科学家用我们常见的鲢鱼做过实验:在溶氧为4mg/l的水体中,鲢鱼的呼吸频次为每分钟80次;如果将水体溶氧下降到2mg/l的浓度,它的呼吸频次每分钟超过160次。
也就是说,观赏鱼是会有一个自我调节机制来应对小规模的溶氧下降的。
可是一旦发生的溶氧大幅下降的危险状况,观赏鱼会有没有什么办法来应对危机呢?
观赏鱼浮头现象
什么是观赏鱼浮头?什么是渔场泛塘?有一个鱼类学概念叫做“临界溶氧量”,指的是鱼类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最低溶氧数值。
当溶氧数值开始低于临界溶氧值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观赏鱼头朝上吞吐水体表面的水,这就是几乎每个观赏鱼玩家都熟知的“观赏鱼浮头现象”。
其实,在浮头早期,观赏鱼是没有生命危险的。但是如果鱼主人对这个现象置之不理,任由溶氧量继续下降,观赏鱼分分钟死给你看。
在观赏鱼浮头的时候,它们努力在水面获得足够的氧气,这种位于水面上的水有个很专业的名字叫做“表面膜”。鱼类吞吐表面膜的动作便是一部分专业人士口中所说的“顶水”。
当观赏鱼“顶水”不足以支撑观赏鱼的基础生命活动的时候,溶氧数值就可能会从“临界溶氧量”下降到“鱼类窒息点”。
在水产领域,鱼塘一旦出现鱼类窒息点,就会出现大部分鱼集体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专业领域被称作“泛塘”,在鱼缸里被称作“团灭”。
注意,这种因水体达到窒息点引发的团灭,发生速度很快,有时候,一个小时就足够了。
在水族圈,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危险状态的出现。因为你的鱼一旦翻了肚皮,就基本回天乏术了。
截止到现在,我们似乎是在论证缺氧的坏处。
可是,事实上,就有养鱼高手会利用缺氧来提高渔场的产量,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什么是“挤鱼”?
养鱼大神口中的“挤鱼”是什么意思?你没看错,养鱼高手利用缺氧来提高养鱼产量的手法便是神秘兮兮的“挤鱼技术”。
其实,只要你学习了哗仔上面提到的理论知识,你就很容易地理解什么是“挤鱼”了。
不同的观赏鱼的“临界溶氧值”是不一样的,那么,理所应当的可以推断出,不同的鱼类的窒息点也是不一样的。
就拿本文开头的那个锦鲤渔场的案例来解释吧!
锦鲤的本质就是鲤鱼,在整个鱼类世界中,它属于较低耗氧鱼类。而在锦鲤饲养过程中,锦鲤渔场会遭遇一个大麻烦,那就是野杂鱼的干扰,比如大家熟悉的麦穗鱼。
随着养鱼经验的累积,渔场工作人员慢慢发现,除了泥鳅以外,绝大多数的野杂鱼都是高耗氧鱼。
大家知道,锦鲤渔场每年会进行3~7次的优选,选出花纹好看的个体留养,淘汰掉那些花纹难看的个体,让有限的鱼粮投喂给产值最高的那部分锦鲤个体。
可是,野杂鱼也是会抢锦鲤的鱼粮的!饲料利用率就下降了。而且又野杂鱼不值钱,这太讨厌了!
于是,渔场技术人员想到了“挤鱼”的妙招。
具体操作很简单——就是将混合了几百条野杂鱼的数以千计的锦鲤鱼苗放进一个小的塑料箱里,使箱子里的溶氧快速下降。
由于野杂鱼的窒息点高,所有水体溶氧数值会率先下降到野杂鱼的致命数值,在锦鲤只是开始浮头的时候,野杂鱼已经死掉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挤鱼”技术。
使用了这个技术以后,野杂鱼少了,原本会被野杂鱼吃掉的锦鲤鱼粮就重新回到锦鲤的嘴巴里了,锦鲤的生长速度自然就快了,渔场产量就提高了一些。根据哗仔的实践经验,通过挤鱼技术起码可以提高10%的产量。
所以说,只要我们善于灵活应用学来的养鱼知识,就可以将坏事变成好事。即使是令无数观赏鱼玩家谈之色变的“缺氧”,也可以变废为宝。
哗仔的心里话:当然,这个技术在观赏鱼玩家手里没有什么用,毕竟我们不会为了野杂鱼而头疼。但是对于挤鱼技术,我们还是需要有起码的了解的。当我们和别的鱼友侃大山的时候,也不会因为不知道这个技术而显得很外行,您说对吗?
特别提示:点击下方蓝色小鱼图标,加入观赏鱼头条圈子,带你学习哗仔那些不可告人的养鱼秘密。
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哗仔说鱼,带你明明白白玩转观赏鱼。#萌宠小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