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垄点种,在麦收前10~15天,根据棉花行距配制要求,将棉籽点种在麦垄中。为解决麦棉共生期间争水、争光和温度低的矛盾,要采用高低畦种植,即小麦种在低畦里,棉花种在高畦上。种植方式有三一式和二一式两种。这两种种植方式,棉麦边行多,光照条件好,棉麦均可获高产。三一式为3行小麦1行棉花,小麦行距小行距17~20厘米,大行距27~33厘米,麦收后棉花呈60~73厘米等行距。二一式为2行小麦1行棉花,小麦行距小行距13~20厘米,大行距27~33厘米,麦收后棉花呈43~53厘米等行距。二一式适宜水肥条件较好的麦田或采用高密度(每亩1万株以上)种植的夏棉。
麦垄点种的播期是否适宜对棉花产量、品质影响很大。播种时期太早,共生期长,不能保护苗,风铃多,早衰重,产量低;播种晚,熟青成熟,有效粘结时间短,霜后花多,质量差,效益低;适期播种可充分利用生长期,促进苗株早发,实现优质高产。
山东冠县棉花办公室(1984)试验夏棉以5月25日播种产量最高。在常年气候条件下,中棉所10号要求霜前花率达70%以上的播种期应在5月20~6月5日,最佳播种期为5月20~25日,但此时小麦尚未收获,采用麦垄点种,效果较好。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林光海等(1990)报道,他们自1982年以来,在河南商丘基点7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5月25日播的单株结铃数比6月5日和6月15日播的多3个和6.2个,霜前花提高29.6%和43.6%,亩产皮棉增6.8%和80.0%。6月5日麦后移栽棉,亩产皮棉92.4公斤,比6月9日和12日移栽的分别增产12.4%和50.7%。在山东的临沂、济南、冠县等地,5月底以前播种,各播期铃重差异不大,而在安丘县,铃重则随播期推迟而降低,6月份播种,各试点铃重均明显下降,播种越迟,铃重越轻。如6月5日播种比5月份各播期铃重平均降0.8克,最多降低1.2克。表明山东夏棉播期不宜晚到6月,温度偏低的地方,更要适当早播。
综上所述,夏棉播种越早,产量越高。适宜播期在5月20~25日。黄河流域北部棉区,播期则可提前到5月中旬。播前要严格粒选种子,播种量每亩3.5~4公斤;开沟播种,沟深3厘米左右;播后及时覆土、灌水,一次播种达到早、全、齐、匀、壮的出苗标准。具体方法是,按预定密度创穴,每穴播干籽7~8粒,覆土不要超过2厘米。为保证密度,也可开沟条播。播种后浇足水,6~7天即可出苗。先浇水后播种的常规播种方法,从浇水到出苗需8~10天,比干籽播种浇水的多2~3天。由于先干播后浇水,土壤含水量高,种子与土壤密接,加之气温高,种子吸水快,出苗早。即便浇水后遇雨,只要地表无积水,也不会烂种烂芽。据1988年4月10~15日调查,先浇水后播种的,平均缺苗15.8%,而先干播后浇水的,平均缺苗3.6%。
先浇水后播种,常因水分丧失快,不得不于麦收前再浇一次水。而先干播后浇水的麦收前只浇一次水,即可保证全苗,不仅减少了浇水,而且有利于小麦收割和棉苗生长。
如何在适宜播期范围内尽可能减少因麦棉共生对棉苗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这是夏棉麦垄点播种植方式中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尚德堂(1988)总结了河南汲县改枯熟收麦为黄熟收麦,使小麦增产、棉苗生长健壮的方法。据该县孙杏村和王奎屯村试验,早收黄熟麦的两熟棉田,小麦亩产375公斤。棉花早出麦垄,早见光,生长稳健,现蕾早,结铃多,亩产皮棉82.7公斤。而在同等条件下的两熟棉田,小麦收割推迟7天的亩减产小麦9.25公斤。棉花因出麦垄迟,见光晚,苗弱迟发,生长缓慢,现蕾期迟8天,单株结铃数减少1.8个,亩减产皮棉8.4公斤。
加强共生期棉苗管理,也是减少因麦棉共生对棉苗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的有效措施。一是浇水。根据苗情,麦收前浇1~2次保苗水,浇水后注意松土保墒。二是间苗。要把相互拥挤的棉苗疏开,减少争水、争光、争肥的矛盾。三是施肥。结合最后一次保苗水,顺垄撒施提苗肥,亩施3~5公斤尿素。四是治虫。要注意从小麦上转移过来的蚜虫等,做到麦收前普治1次,小麦要边收边运,防止害虫转移到棉苗上;对地老虎危害重的田块,可用辛硫磷、晶体敌百虫等农药拌炒棉饼、麦麸等撒治。据山东冠县调查,麦收前加强棉苗管理,可使棉花生育期提前10~15天。
好了,这次关于棉花的栽培技术相关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那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