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猪肉价格上涨,最主要的原因是非洲猪瘟引起的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相比往年大幅减少,导致市场上猪肉呈现“供小于求”‘的状态。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看似对于广大肉食主义者来说非常利好的消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那就是今年的9月,第一代人造肉即将上市。
什么是人造肉呢?其实人造肉并不是真的肉,而是由我国北京工商大学李健副教授团队,利用大豆等蛋白质制作出来类似猪肉口感和味道的“人造肉”,这种“人造肉”将在9月份上市第一代产品,它的卖点是零胆固醇,高蛋白等等。
在国外,其实人造肉已经有人进行过尝试,但是反映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人持观望态度,或者表示心理上接受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不管是我国即将上市的“人造肉”,还是美国的“培育肉”,为以后人口持续增长,都提供了一定的资源解决方案。尤其在近期我国猪肉价格“飞涨”,人造肉上市的消息就格外受人们关注了。
那么,即将上市的人造肉,真的能有效缓解猪肉荒吗?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因为这种“人造肉”目前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决,它的生产成本并不便宜,现在上市,最多只是为日后的进一步研发打下市场基础,噱头大于实用。
若“人造肉”上市,在不考虑人们能不能接受的了的情况下,人造肉价格比猪肉价格低,可能会有很多人出于“尝鲜”心态购买人造肉,这样对猪肉压力有一定作用,但极其有限。但是“人造肉”目前的制造成本并不便宜,能不能量产还另说,价格比猪肉还贵的话,我想大部分人是不会选择购买的。
当然,即便短时间内,人造肉并不能有效解决猪肉荒的问题,但是长远来看人造肉还是有非常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为了满足人类食肉的需求,全球每年要宰杀700亿只动物,饲养这些动物要消耗大量的地球资源和对环境的影响。比如消耗土地、水等地球资源的同时,动物养殖和肉类生产还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正因为如此,寻找一种更环保、更可持续、更低成本的肉类的替代品,就成为当务之急。而很多在这方面颇有建树的企业,也获得了很多大企业家和资本的认可。
比如作为“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便暴涨163%,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更是累计上涨了560%,这个涨幅几乎秒杀众多科技股成为增长最快的科技公司,成为个股观察名单上的热门股票。而这家公司的背后,就有着比尔盖茨、莱昂纳多、twitter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等多个“明星”投资者。
人造肉公司除了beyond meat,另一家很出名的公司便是李嘉诚投资的impossible foods,融资总额达到7.5亿美元。不同于beyond meat专注于食品杂货店的消费者,impossible foods专注于餐厅和 b2b销售,目前其产品覆盖的餐厅数量已经超过7000家。
综上所述,虽然短期来看,人造肉虽然不能有效解决猪肉荒的问题,但是从长远效益上来讲,个人觉得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尝试。但是确实还是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比如必须想办法降低人造肉的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品质,以及尽可能地让人们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可。
p.s:*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关注hi生活菌,精彩生活资讯,全网福利消息,各类有奖活动,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