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关于春季旱种水稻,这几个重要点认真做好,高产量就很简单

2019/8/26 13:48:44发布73次查看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水稻春旱种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废话不多说啦,点进文章看一下。
1、 播前准备
(1) 选地:水稻旱种的地块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能灌溉;二是土壤肥力中等以上;三是盐碱轻。
(2) 平好地块:水稻旱种是灌溉栽培,低洼易满地到雨季往往积水,所以,要求土地平整,做好埂埝,一块稻田内高度差不宜超过3~5厘米,并要求土壤细碎无坷垃。地平是旱种水稻苗全苗壮的保证措施之一。
二、增施底肥
水稻旱种除宜选用有机质含量高,保水力强的比较肥沃的地块外,还须增施底肥,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育,提高稻苗抗旱能力。一般要求底肥有机肥每亩3方左右,底化肥包括氯肥、磷肥、钾肥、锌肥,对增加有效分蘖,提高成穗率,降低空秕率,增加千粒重均有明显的效果,生产中一般施用水平应该是:二铵15~20千克/亩,钾肥(氯化钾)也可以深浅各半,分层施入。
三、种子处理
1.晒种:一般要求晒种2天,以增强种子活力。
2.精选:采用风选和筛选。去掉秕粒及木棍等杂物。带芝种子机播前脱芒,再用20%的食盐水或泥水进行选种,除去漂浮的种子,选后的种子要清洁干净。
四、播种
(1) 播种期。确定播种日期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温度,二是出苗天数。一般以0~5厘米平均地温稳定在18℃以上,旬平均气温在17℃以上时播种为宜,播种太早,平均地温低,从播种到出苗的天数延长,种子在土壤中埋藏过久,种子中的养分消耗太多,出苗慢,成苗少,苗子弱,长势差,而且容易感染土壤中腐霉菌等病菌,烂种烂芽,造成缺苗,而播种过晚,则温度偏高,出苗虽快,生长期缩短,不能完全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和品种的增产潜力,不能完全成熟,造成减产。
(2) 播种量。水稻春季旱种一般每亩播量10~12.5千克为宜,种植杂交稻品种,地肥墙足,播量可适当减少,地瘦缺埔,播量宜增加一些。
(3) 播种深度。适宜的播种深度是2~3厘米,粘土地、土壤埔情好的地可浅些,沙土地、土壤璃情差的地宜深些,但不要超过4厘米。
(4) 播种方式。一般以条播为主,畜力开沟,人工撤籽,行距23厘米,播幅7~10厘米。机播的行距20厘米,落籽均匀,稻株个体生长良好,稻穗较大而整齐,有利于高产,优于人工或畜力开沟播种。就水稻旱种而言,很适于机械化作业。
(5) 覆土镇压。
2、 苗期田间管理
(1) 查苗补苗。如果播种后遇雨,造成土壤板结,要及时松土,破除土壳,助苗出土。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查苗,有缺苗断城的地方应及时用相同的品种进行摧芽补种,或间密补稀,进行移栽。
(2) 化学除草。这是旱种水稻的关键所在。除草不及时或除草不好将严重地影响旱种水稻的产量,化学除草剂的出现为旱种水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化学除草以土壤处理为主,即在稻种播种后至出苗前,均匀喷雾一次进行封闭性处理,但如果土壤封闭性处理效果不好或根本没进行土壤处理,就得直接将化学除草剂喷至杂草茎叶上进行除草。
(3) 苗期旱长阶段的管理。苗期旱长阶段的天数,一般从播种时开始计算以35~40天为好,这时叶龄可达到4~6叶,根系达到10条左右。这时的稻苗,叶色浅绿,叶片较瘦小,但根系发达,在稻苗4叶龄以前,一般依靠底埔水便可健壮的生长,4~6叶期便可作为开始浇水的标志时期,这时过早浇水或过晚浇水或水旱干扰,对旱种水稻的各个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大;2叶期以前过早浇水,如果不能连续保持水层,幼苗丧失耐早能力,极易引起地表板结,造成黄枯死苗,也可能遇上低温阴雨引起生理性立枯死苗;3叶期以前灌水,幼苗处于离乳期,生理上难以适应旱改水的巨变,极易引起大量黄枯死苗;4叶期以前稻苗怕湿不怕旱,最怕的是水早相互交替干扰,它极易引起黄枯死苗,而过晚浇水,易造成幼苗营养生长量不足,分蔡受到影响,分蘖量小旦大茎少,抽穗晚,穗小粒少,成熟晚,影响产量。如果水源紧张,在浇好底墙水的基础上也可延长至7叶期开始浇水,但最长的界限在生产上也要以叶片开始萎薦为最终终止早长的标准,不可再推迟。
3、 中后期的管理
4叶期以后,水稻开始分蘖,稻苗经过几十天的早长,底墙水基本耗尽,为保证分蘖的早发多生,应及时浇水并重施分蘖肥,以保证足够的有效分蘖,确保分蘖都能成穗。这时的稻苗有一个对水旱转变适应的过程,早生根系逐渐衰退,水生根系逐渐形成;因此浇水要掌握头水小,二水紧的原则,有条件的地区还要进行水层管理30天左右,争取更多的有效分蘖,以后就可以转入间隙灌溉,大约5~7天灌一水;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进行间隙灌溉,保证土壤湿润,但在有效分蘖期内,灌溉次数也要适当多一些,并保证浇上拔节、孕穗、抽穗、灌浆几项关键水。
旱种水稻肥料除施足底肥外,要重施分蘖肥,结合初灌迫施分巢肥,每亩施用碳楼30千克左右,并在七月上中旬时再施用20千克左右碳铵做为保蘖肥,进入孕穗期以后每亩追肥15~20千克作为穗肥,到齐穗期再追尿素1.5~2.5千克/亩作为粒肥。后期追肥切忌过大,以防贪青晚熟。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啦,想要了解水稻夏旱种栽培技术的可以关注我们下一篇文章哦,我们不见不散!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