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平时只管挑肉买而不过问价格的人来说,售货员得到热情让我有些不能自己,那堆肉看上去闻上去都没问题,主要是围着一堆阿姨大爷,原谅我第一次早上逛超市买菜,实在不想去凑那个热闹,但是售货员的眼神就已经把我卡死在那,而且我眼睁睁看着她把我刚才挑好的肉又放回了远处,期待着我按照她的旨意去购买。
不和阿姨、大爷挤,我便抬头看了下肉价,天哪,确实是贵了。
腿肉24.9一斤,排骨39.8一斤,我做不到车厘子自由,难道我连猪肉自由都做不到了吗?再看一下那些用盒子装着的包装精美的两条五花肉上的标签,63.8一公斤,也就是31.9一斤。
听闻半个小时后就要涨价,我不禁从大爷阿姨的夹缝中伸手挑了几块,没办法,我不是个吃素的人,趁着还有便宜的多买两块吧。
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不知道还会要买多久的贵肉,回家后以我多年经济学、社会学和持家的经验,我仔细分析了一下,然后有了下面的文字。
一、猪肉消费进入旺季
夏天我们还是喜欢吃点清淡爽口的食物,对于大鱼大肉没有太高了要求,但是进入秋季以后,天气转寒,对于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需求增加,入冬之后腊肉香肠的熏制都会导致猪肉市场需求逐渐变大,而供货能力还没有上来(后文描述)所以部分地区的猪肉价格仍然还会上涨。
二、非洲猪瘟的影响
非洲猪瘟虽然已经渐渐平息,但是前段时间由于猪瘟的影响,很多养殖户根据政府要求已经将所有的猪都进行了销毁。而最佳养殖时间点五六月份已经过去,现在这个时候养猪总体性价比还是偏低的,所以养殖户复养的可能性较低,而且估计要等到非洲猪瘟疫苗上市后才敢,避免再次亏损。
所以至少半年,长则一年,猪肉价格仍将处于高位。
三、养殖出栏需要时间
一般购买猪苗要养成熟出栏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如果母猪自繁时间会更长,所以短时间内形成规模的大量供应市场也是不太可能的。
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理论叫做“土豆效应”,说的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低端消费品的价格反而会上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作为必需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只能选择相对价格便宜的产品,然后市面上出现求大于供的局面,价格自然上涨,所以可以看到原来价格是猪肉两三倍的牛羊肉价格并没有太大变化,而现在成了性价比最高的四只脚肉类,但是中国大部分人都还是喜欢以猪肉为主,所以牛羊肉虽然性价比高,但购买量上不去,仍然对猪肉存在很大缺口。
当然,造成猪肉价格变化的还有燃油价格(牵涉到物流运输),饲料价格,人工成本,检验检疫,税收等等。
希望猪肉价格能早日降下来,毕竟笔者是一个无肉不欢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