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池塘养鱼简史:我国是世界上开展池塘养鱼最早的国家。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公元前460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养鱼学始祖范蠡著有《养鱼经》,这本养鱼经只有460多个字,但是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养鱼著作,主要介绍了鲤鱼养殖的池塘条件,人工控制下的繁殖方法,养鱼密度以及捕鱼时间等生产技术环节。在公元前206-220年的汉代,养殖鲤鱼除了在池塘中以外还发展到了在湖泊等大水面中养殖,养殖鲤鱼更加盛行。公元618-907年的唐代,一方面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只养殖鲤鱼一个品种,另一方面唐代皇帝姓李,禁止养殖鲤鱼,于是就开始了青、草、鲢、鳙鱼的养殖。并且利用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不同食性的特点开始了进行混养,使我国池塘养鱼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公元960-1279年的宋朝,池塘养鱼的地区范围进一步扩大,从长江、珠江捕捞的青、草、鲢、鳙鱼苗运输到许多省份(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开展养殖。可见鱼苗的运输技术在这一时期也相当的成熟了。公元1368年-1644年的明朝,我国池塘养鱼业有了很大的进展,养鱼技术更加全面,开始人工进行投饵和施肥由粗放养殖转向精养。同时,在明朝海水养鱼也以开始(鲻鱼养殖)。在公元1644年-1911年的清朝,这时期的养鱼著作有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对鱼苗的生产季节、鱼苗习性、鱼苗的过筛分级和运输,都有详细的记载。建国以后水产养殖业大力发展,现如今我国以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水产养殖大国,人工养殖技术成熟发达,产量不断提高,能为老百姓提供充足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