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60岁以上农村老人的无奈:除了儿女养老以外,更多的还只能靠自己

2019/8/23 23:25:09发布71次查看

今年是2019年,最大的六零后已经60岁了,最小的也有50岁了。我父亲是1960年出生,前两天刚刚回老家给他过了60大寿,请了一些至亲好友来给父亲贺寿。这几年,母亲来城里给我们带孩子,父亲一个人留守老家,每次回家,都感觉父亲比上次见到时,又老了一点,头发又白了些,皱眉又深了一些。
对于城市上班族来说,退休以后还能拿到一定的养老金,来保证退休后的晚年生活,虽然未必会保证有多好的生活质量,但保证基本生活不成问题。但对于农民来讲,他们的晚年生活将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难题。像我父辈一样的六零后,隔城市里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可以安心拿退休工资了。可在农村,停止劳作就意味着没吃没喝。虽然现在农村也普遍缴纳了农村养老保险,但毕竟保障程度不高,很难完全满足农民的养老生活。那么,日渐老去的农村六零后,以后靠什么养老呢?
第一,家庭养老仍然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养儿防老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就是因为如果没有繁衍后代,就无法给家里的老人养老送终。在讲究孝道的东方传统文化中,那是不能被接受的。还记得以前农村家庭,为了生个男孩想方设法与计生政策斗争的故事么。相信很多上个年纪的人都知道,那时生个女孩送人是农村常有的事。我们村就有好几个是别人送过去领养的。
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家庭养老方式仍然是主流。老人上了年纪,主要靠子女照顾生活起居。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子女不孝顺,或者和父母之间存在矛盾的话,又或者几个子女之间相互推诿扯皮,谁都不愿意赡养老人的话,那老人将是最难过伤心的。
第二,农村养老保险是老人晚年生活的有益补充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虽然是自愿参加原则,但大部分农民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缴费基数,等到六十岁以后,根据当时缴纳的档次来领取养老金。因此,实际情况上,农民交的多后来就会领的多。所以,如果可以,农民肯定愿意尽可能多缴纳保险费。
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宽阔,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均衡,东西部贫富差距较大,大多数农民生活比较贫困,尤其是在农村种植庄稼的农民,除掉每年必要的生活成本开支,人情往礼和农业生产成本外,根本没有余钱。所以,很多人在选择保费缴纳档次时,往往选择最低的200或300档次,因此等到60岁以后,领取的保证金也毕竟少,无法足够支撑老人的晚年生活,只能作为养老补充。
第三,公立敬老院和私营养老机构养老在我们老家,基本上每个乡镇都建立了公立敬老院,对于孤寡老人和五保户以及军烈属等。老了以后可以去镇上的敬老院里生活。虽然乡镇敬老院条件没城市好。但基本的医疗保健、饮食起居都能得到有效保障。这样的敬老院,全国大部分农村都有,可以给上个年纪又无人照顾的老人提供基本养老生活。
另外,由于我国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商业养老服务,将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农村有记忆人口,其中常年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人占了不小的份额。东中部相对比较富裕的农村乡镇市场,私营养老机构也逐渐形成规模,不少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的老人,会选择进入条件更好的私人养老院养老。还有一些生病或者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无法分心照顾,也只能将他们送到养老院养老。
第四,最后一个是无奈之下只能依靠自己养老农民从来没有退休的说法,即使到了60岁,只有身体状况还好,还能劳动的话,农民都不会放下锄头。一方面常年劳作养成的生活习惯,突然停下来会令自己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好,大部分家庭一年到头的劳作,也只能是混个温饱。所以,老人只要自己能动,都不会停止劳作。前几十年为子女为家庭奋斗,到了老了以后,还要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打算。
有些子女不孝顺,不愿意养老。老人的晚年生活只能靠自己。有些是老人不想儿女太辛苦。希望替他们分担一部分压力,自己赚钱养老。老人靠自己养老,说实话是社会的悲哀,但又是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总之,中国老龄化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拿出很有效的应对,才能缓解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您觉得日渐衰老的农村老人,该如何养老呢?欢迎您在下面留言,说一说您的观点。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