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形圈的修边分为手工、机械和冷冻等三类:1.手工修边。操作者手持刀具,沿着产品的外缘,将溢边逐步修去。这是最原始的方法。效率低、质量难保证,特别对尺寸较小,精度要求高的o形圈难以做到彻底、于净,而且很容易损及产品本体与溢边的连接部。往往留下齿痕、缺口,从而留下漏油、漏气等影响密封的后遗问题。另外。手工修边对操作熟练程度的依赖也很突出。2.机械修边。为了提高效率和质量,出现了机械修边。常见的是带旋转刀刃的专用电动修边机。所用的刀刃需与制品尺寸高度匹配。如果产品的内外缘都有溢边。则可设计成双刃、多刃口。以实现一次完成。机械修边的加工精度超过手工修边,效率也有成倍提高,特别对一模多腔的产品而言,可以按照产品的排列与分布,设计出与之匹配的刀具。待产品出模后。可整版套上,一次完成冲切。在加热的配合下,一次能修几十个。关键是冲切温度必须掌握好,防止过高后粘连。3.冷冻修边。将硫化好的成品连同废边,在冷冻条件下进行除边。该技术是由日本的昭和碳酸与国内的昭凌精密共同发明改进,几十年来,随着冷冻介质的选择、换代以及机械动作的改进,冷冻修边也经历了几代改进,日臻成熟和完善,工作效率和加工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设计使用o形圈设计、使用不当会加速它的损坏,丧失密封性能。实验表明,如密封装置各部分设计合理,单纯地提高压力,并不会造成o形圈的破坏。在高压、高温的工作条件下,o形圈破坏的主要原因是o形圈材料的永久变形和o形圈被挤入密封间隙而引起的间隙咬伤,o形圈在运动时出现扭曲现象。[3] 永久变形由于o形圈密封圈用的合成橡胶材料是属于粘弹性材料,所以初期设定的压紧量和回弹堵塞能力经长时间的使用,会产生永久变形而逐渐丧失,最终发生泄漏。永久变形和弹力消失是o形圈失去密封性能的主要原因,以下是造成永久变形的主要原因。1)压缩率和拉伸量与永久变形的关系2)温度与o形圈驰张过程的关系3)介质工作压力与永久变形o形圈材料的压缩永久变形率与温度有关。当变形率在40%或更大时,即会出现泄漏,所以几种胶料的耐热性界限为:丁腈橡胶70℃,三元乙丙橡胶100℃,氟橡胶140℃。因此各国对o形圈的永久变形作了规定。中国标准橡胶材料的o形圈在不同温度下的尺寸变化见表。同一材料的o形圈,在同一温度下,截面直径大的o形圈压缩永久变形率较低。 在油中的情况就不同了。由于此时o形圈不与氧气接触,般发生在动密封状态。 o形圈如果装配的妥善,并且使用条件适当,一般不大容易在往复运动状态下产生滚动或扭曲,因为o形圈与沟槽的接触面积大于在滑动表面上的摩擦接触面积,而且o形圈本身的抗拒能力原来就能阻止扭曲。摩擦力的分布也趋向保持o形圈在其沟槽中静止不动,因为静摩擦大于滑动摩擦,而且沟槽表面的粗糙度一般不如滑动表面的粗糙度。
日照市双帆橡塑有限公司
13561996088
中国 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