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玩休闲钓的朋友对饵料的味型,比重、雾化、状态等不是很讲究,到钓地后,随便弄一把颗粒饲料,加上白面或商品饵,死等一天,爱吃不吃。鱼类由于个体大小、品种、生活的水域、喂养的方式,垂钓的季节,人为因素的影响等存在着差别,鱼对饵料的味道喜爱也有所不同。饵料的味,一定要自然。顺口,就是我们最求的最高标准。鱼类的嗅觉、味觉极其发达。野垂钓饵的“味”,针对的就是鱼类十分敏锐的嗅觉和味觉。而在鱼类生活的环境里,几乎所有天然的气味都是微弱的、淡淡的,不可能存在着人类几乎天天都能遇到的各种浓烈的气味。决不能把人类自身的好恶和极其发达的感官的适应程度,作为判断自制野垂钓饵的质量好坏、高低的绝对标准。
在适当的时机,垂钓者应迅速提竿。正确的姿势是;竿柄预住持竿手的上肘部,肘忽然往下压,手腕爆发大力向上挑。提竿的动作有几点需注意:应注意好肘部、小臂和腕部的爆发力,尤其是手腕顿一下。这一“顿”使得鱼钩刺进鱼嘴,因此幅度不宜过大,但应简短有力。不能大起大拉,这样会拉掉鱼的下颚,或令鱼吐钩更方便,从而形成跑鱼。垂钓个体较大的鱼时应尽量、遛鱼就是在鱼用力挣扎时,利用得志、线的弹性左拉左摆,待鱼筋疲力尽后,再以网抄取。小鱼则可直接抄取,不必遛鱼。
别人上鱼,我为什么不上鱼,这时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其不上鱼的问题所在,也就是要从细节上找问题。从大的方面说,钓鱼的人相互之间的竿、线组、漂、钩都差不多,不上鱼的问题往往就出现在细节上。一是选择钓位要活,不行就换个钓位试试。不要死守;二是要根据对象鱼和上鱼体积的大小及鱼讯强弱及时更换线组、浮漂,钓钩;三是换个饵试试,外出钓鱼一次不容易,玉米、蚯蚓这类饵料还是需要带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