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正是啃嫩玉米的好时节。大连这几年的夏天出奇的热,然而不远万里归来,独独眷恋着甜甜的嫩玉米,如此深深的执念,也许人总有值得留恋一点的东西,要不回了故土了然无趣。
玉米是嫩的好吃,只有懂的人才知道。怎么才能判断玉米棒嫩呢这里面有不少学问,需要一点生活经验和阅历的。一个简单的方式,那就是扒开玉米最上面的叶子,用手指盖挤压玉米粒,如果太软,则玉米太嫩了,这样的玉米粒浅,没到时候;而如果太硬,则有一些老了,虽然甜度可以,口感却差了好多。这一软一硬的时差,不会超过三天,所以,啃嫩玉米要掌握好时机的。
玉米需要啃的,不在其中,不识其味。当玉米放到锅中,将要熟了的时候,散发出的香味,早已经牵动的味蕾,口水也下来了,起锅的时候,冒着热气,一冲而上,完全顾不得烫了!
刚出锅的玉米,急的要吃,办法是有的,拿起一根筷子,然后用毛巾包住玉米,将筷子插到正中心,然后,呲着牙,吐着舌头,就开始啃了。玉米粒排列有序了,首先自上而下啃出一道缺口,然后再一排一排的拿下,这样吃起来,显得干净,而且也不浪费。
嫩玉米是夏季难得的美食,因为时节的限制,很快就老了,到那个时候,就不太好吃了,怎么让美味一直延续下去呢?只要有心,办法还是有的。在乡下,都有几分种蔬菜的自留地,在自留地周围种着一排玉米,就是为了啃的,同时还当做篱笆用;当自留地里的玉米老的时候,山上的大田玉米也结出棒来,于是,拿着拔猪草的筐子,开始四处寻找,这已经有一种偷的味道了,所以,每次都是黄昏出动,然后掰下几棒玉米之后,用灯笼菜、稀甜谷(一种野菜,猪的最爱,学名不知)遮盖一下。
小时候的天固然有点热,可是河沟里的水四季不断,雨总是实时而来的,没过几天,大田里的玉米也开始老了,意味着这个夏季要告别这个美味了,然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还有一个秘密基地,那就是在稍微远一点的河洼地,那里的玉米总是熟的晚,又使出了不要脸的偷技,让美味多保留几天。
一个人的胃肠总是有限的,就算耍太多的小心眼儿,也挡不住时间的脚步,更何况心智尚不成熟的少年呢更有一些聪明的人,故意将种玉米的时节拖后,那么,上秋的季节也可以啃到新鲜的玉米。随着肯德基步入中国,也带来了新的玉米品种,这种甜玉米入乡随俗,一点儿也不矫情,田地里到处都是,市场中随时可见,价格低廉,吃起来香甜可口,渐渐冲淡了童年啃玉米的味道。
好久没有啃到正宗的嫩玉米了,因为漂流在外,诸事缠身,不可能在恰当的时节正好回到家乡,也不会没有节操的跑到别人的地里去偷玉米了。母亲知道我爱啃嫩玉米,在我没有时间回家的时候,都会掰下来,煮好放到冰箱里,虽然这个玉米饱含着母爱的味道,也会勉强吃上一棒,但总觉得索然无味。
一种味道只有在最好的年华才能感受的到吧!不由得让人想起一首歌:“我浪费了最好的年华/我丢掉了那个她/我无数次梦到了那个画面/hi/你好吗……”人渐渐长大,知道了很多,也失去了好多。也尝到了各种美食,酸甜苦辣,各种滋味;也忘记了一些味道,比如那香嫩的玉米,随时可见,随时都可以吃到,却好久没有真正感受真正的味道了。
友人在朋友圈发的一大盆玉米,牵扯了我的回忆。只有漂泊的越远,越难割舍那份故土眷恋吧!反而,尽在眼前,却不知不觉失去了很多,更让人可悲的是,对这种失去浑然不觉,麻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