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式托管
一般认为早期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即可进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和亲子交往为主;周岁至3岁儿童除上述训练外,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
适应年龄:6个月-4岁的宝宝,教育目标: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发展智能多元化,鼓励新探索和创造, 绽放童贞天性。教育内容:给学龄前的孩子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完整、优质的教育培养系统。常 规 类:饮食与睡眠 入厕与清洗 等待与秩序 文明与礼仪,教 学 类:蒙特梭利教学系统 日常生活 感官 数学 语言认知 科教文化,艺 术 类:奥尔夫音乐图画及表演 妙事多音乐花园 创意美术 手工diy,社 会 类:自理常规 交往有爱 互助合作 情感分享,健 康 类:感觉统合训练 智能训练 运动多元化,语 言 类:绘本阅读 童谣儿歌 外教英语 国学。
早教式托管
早在20世纪初,随着《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文译本的出现,蒙台梭利教育即传入我国。当时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评价蒙台梭利说:她的努力和功绩,揭开了幼稚教育新篇章,使幼稚教育耳目一新。1914年,江苏省成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会”,1923年,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大学附属蒙养园,开办了两个蒙台梭利班(1926年因人事变更而停办),这些是蒙台梭利传入我国之初的情况。当时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同时接触了蒙台梭利教育,蒙台梭利教育一经引入,即受到国内幼教界的好评与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