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输血、造血,用双手实现脱贫梦

2019/8/5 6:33:33发布57次查看
从205国道进到高围村,一片迷人的景象映入眼帘:葱葱郁郁的花草挺直小身板站立着,远处一座座山蜿蜒起伏,两车道的柏油村道曲曲弯弯地通到每个村民家中,田野里,农户忙着插秧……
高围村,位于埔前镇西南部,面积约3.5平方公里,是省定相对贫困村。过去3年来,深圳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驻村扶贫队出台多项举措,通过产业扶贫和就业脱贫激活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产业分红让贫困户有了固定收益,使贫困户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初步完成“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三年时间,高围村2016年建档立卡的71户贫困户196人已全部脱贫,2018年新纳入的1户6人贫困人口,将在2019年重点攻坚,村集体收入从2015年的1.8万元增长至2018年的51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6750元增长至16887元。
刘锦花的脱贫故事
村民刘锦花是脱贫的先进典型,她用双手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终于盼来了好日子。
2016年,43岁的刘锦花与丈夫离婚,三个孩子跟着刘锦花生活,三个孩子都在求学阶段,一家四口仅靠刘锦花每个月2000元的工资过日子,日子过得紧巴巴。
在南澳办事处的帮扶下,刘锦花三年脱贫,她靠的是自己的双手和对生活不放弃的热情,“在扶贫工作队推荐下,我的二女儿在深圳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下属单位工作,她有4500元的工资,我在玩具厂上班,每月有2800的工资,一年光是工资收入加起来,就有87600元了!如今,我大女儿大学毕业了,儿子也在北京武警参军,感谢扶贫工作队的帮扶让我家脱贫了,我也相信我家的生活会越过越好的。”在埔前工业园源力玩具厂里,刘锦花说起自家脱贫前后的改变,兴奋不已。
在深圳大鹏新区南澳党工委、办事处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刘锦花全家仅就业可支配总收入就有85200元,加上产业扶贫项目年底分红,去年刘锦花全家可支配总收入超过了12万元。远远超出省定脱贫标准线,已经实现脱贫。
“授人以渔”立竿见影
如何让更多村民像刘锦花一样脱贫?深圳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叶仁天为此不少花心思,怎么样才能让贫困户身动起来,心热起来?扶贫工作队制定了《高围村贫困户就业帮扶措施》,依托大鹏(源城)产业转移园的用工需求,鼓励贫困户主动参与务工劳动,努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为了坚持“授人以渔”脱贫方法。扶贫工作队还制定了《关于解决高围村贫困户劳动力不能完全参与劳动的帮扶方案》,通过开拓社会公益性岗位为弱劳动力群体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公共卫生保洁员等公益岗位,截至2018年底,高围村共为贫困户设立了7个公益岗位。
效果立竿见影。2017年至2018年,高围全村贫困户共有52人参与务工,工资总收入超过250万元。除了工资收入,他们每人还可获得自身工资收入10%的就业奖励补贴,共奖励了16万元。
“激发内生动力,让贫困户在辛勤劳动中收获自尊、收获信心,为此我们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贫困户通过就业、种养、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脱贫,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叶仁天说。
一台拖拉机实现脱贫梦
49岁的村民俞东光又是另一种形式的脱贫。三年前,俞东光因为妻子生病而不能工作,一家六口就靠俞东光打点散工度日,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使他一家生活有了质的变化。
2016年11月份,俞东光在驻村工作队的建议下,用扶贫资金4.5万元和农机补贴2.4万元,再加上自己向亲朋好友借1万余元购进了价值8万元的耕田拖拉机。耕田拖拉机让俞东光一家很快就摘掉“贫困帽”了。
俞东光算了一笔账,耕一亩田需要花15分钟,可收入120元,一个农忙下来,他可以有2万余元的收入,农闲时,他又去打几份散工,工作收入以及固定分红,他们家一年总收入有近10万元。“有了驻村工作队制定的好政策,我都卯足劲去工作,虽然已经脱贫了,但是希望生活越来越好。”俞东光开心地说。
除了利用扶贫资金脱贫外,驻村工作队还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带动农户持续增收。因地制宜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据悉,高围村现有种植户23户(其中11户为贫困户),种植面积达55亩,每户增收4300元/年。
扶贫扶智两手抓
扶贫需扶智,孩子有出息才能让一个家庭彻底脱贫,这一点,工作队非常清楚,这些年,他们努力让高围村没有一个孩子因为贫穷而失学。
村民魏贵芳的丈夫在2013年出了车祸,丧失劳动能力,只能靠她1400元的工资度日,家中两个孩子上学的问题困扰着她,驻村工作队和高围村党支部了解情况后,主动作为,为魏贵芳的孩子提供每年1000元的教育补助,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
“为了杜绝高围村贫困学子因贫辍学的情况出现。我们村委和驻村工作队制定了教育助学方案,给予贫困户在读幼儿园至本科学生每学年500元/人至5000元/人的生活补助,并给予大学本科生每学年5000元/人的学费报销。”村支部书记古伟东介绍说,驻村工作队三年共为在校贫困生发放教育补助11万元,实现高围村没有学生因贫辍学的目标。
为了做到“扶贫扶智”双扶,办事处还组建了“志智双扶”工作队伍。南澳办事处科级以上干部联合高围村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开展“扶志”和“扶智”工作。
“其实我们驻村工作队来到高围村进行扶贫,从前期的构思扶贫项目到寻找扶贫项目,到最后落实扶贫项目,一步一个脚印,其中的困难确实不少,但这三年在前任的驻村工作队队长以及村委的共同努力下,我村的‘两不愁三保障一担当’既定目标已提前完成。接下来,我村是要注重‘造血’项目的发展,实现脱贫长效机制,让贫困户实实在在地享受扶贫成果,‘脱真贫,真脱贫’。”叶仁天介绍说,接下来,他们已经在与一家公司在洽谈,利用跟农民流转集约起来的100亩土地进行种植,预期未来3年会有比较可观的收入,防止贫困户返贫。
(河源市扶贫工作局 供稿)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