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 徐春晖
偏远山区的农产品如何才能走出大山?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要把推动偏远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作为实现农民脱贫增收的“牛鼻子”、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有关部门想尽一切办法让偏远山区那些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比如前不久,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就会同有关部门,举办云南贫困地区品牌农产品招商对接活动,为当地贫困地区品牌农产品销售寻找新客户,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探索新路径。应当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偏远地区优质农产品要想走出大山,我觉得首先得培育精品和品牌。怎么培育?我认为,首先要利用各种宣传平台,让更多人认识你的农产品,以此获得较高的社会信任和认同;二是要着手提高农产品的包装水平,防止农产品损耗严重;第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工作,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进行科技攻关,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精品,做到以质取胜;四是强化品种选育工作,促进品种推陈出新,接纳新的优质品种,发展精品种植;五是强化绿色环保工作,着力解决降低农产品药残问题,确保农产品的食用安全。
我国偏远山区优质的农产品还是很多的,比如说,核桃、小米、大枣、茶叶等等,但这些农产品因地处偏远山区名气不大而被世人冷落,单单依靠农户或企业是很难打出品牌,这就需要依托政府牵头来帮助扩大其影响力。政府可以通过举办“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年货会”、“优质农产品博览会”等活动打响本土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扩大其影响力,从而提高销量。比如说,今年年初,湖南的部分地区就以“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为主题,举办了首届优质农产品博览会,通过发展“一村一品”,办好“一乡一节”,打造了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优质品牌,助力当地优质的农产品走出大山。
另外,偏远山区农产品销售难,主要是因为运输不便。目前山区农产品的销售还是依靠传统的零售和批发模式,销售模式较为单一。所以,我们还是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快搭建偏远山区县村两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从而实现线上销售,以此来打开畅销之路。当然,作为山区的农户来说,咱也得坚持山区农产品有机健康的天然优势,这是走出大山的核心竞争力。
让偏远地区那些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不仅有助于“以销促产”,促进偏远贫困地区产业健康发展,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增收渠道;还有助于丰富城市居民的餐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只要我们大家合力攻坚,我想,偏远山区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的路将会越来越顺畅。
记者编辑:晁向荣
统稿编辑:季盈盈
责任编辑:曹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