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我国具有世界最强的桥梁建设队伍,但海底隧道建设经验不多,相对薄弱。尤其是港珠澳大桥长达6.75公里的‘岛隧工程’,对于中国大部分工程师而言,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大桥工程总监张劲文表示,经过认真研究,“岛隧工程”单独采用国内极为少用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这样的好处是可整合全球范围内最优资源,同时实现“设计施工联动,施工驱动设计”的目标。
这种全新的模式付诸实施后,“岛隧工程”设计施工及全球各项最新技术的采用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工程无论在质量、进度、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与统筹、简化管理环节及减少管理界面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实现隧道沉管“最终接头毫米级偏差”等一系列世界纪录,创造外海沉管隧道滴水不漏的建设奇迹。我国沉管隧道建造水平一跃成为国际一流水平。
“流水线”上的世纪工程
港珠澳大桥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但如果我们将港珠澳大桥从结构的角度分解开来,则主要由钢箱梁(桥面)、桥墩和海底沉管等几大部件构成。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的用钢量达42.5万吨,约为60座埃菲尔铁塔,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如此大规模地使用钢箱梁的工程。同时港珠澳大桥使用的钢箱梁设计使用寿命需120年,且大桥施工工期有限,使用传统的板单元人工焊接质量不稳定,工期也无法保证。
港珠澳大桥建设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大桥设计者、管理者与建设者实现一个大胆设想:“在工厂中像生产汽车零件一样,使用机器人焊接,流水线作业生产钢箱梁。”
粤港车牌办理 http://amy261230.cn360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