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些有想法的农村人来说,其实这并不是多大的问题,毕竟现在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在农村如果有便捷的地域优势,或者是其他独特优势,只要你有想法,还是可以申请到国家扶持项目基金的。
这是发生在我们村一个真实的案例!十年前,王叔因为头脑灵活,买了台大型耕地机械,除了极大提升了自己家的种地效率,那五十亩地也就是几天的事儿,加上这些年的土地整改,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率,他同他儿子一起,种完自己家的,就去给别人家种,一亩地好几十块,刨去成本,一个春天就能赚个好几万。
差不多两年,就完全回本,还赚了不少后来他又持续干了几年,但是毕竟他可不甘心就赚那么多,经过与周边村民的闲聊,他又发现了一个巨大商机,村里边年轻人外出打工,好多人家土地都不自己种,一般找人种或者直接租出去收租金,毕竟现在农村纯种地收入已经不是太高了,要是没有地方特色,几乎就没啥利润而言,纯粹赚的辛苦钱。
承包1500亩地,年收入100多万得知后,王叔就联合了周边两个村名,接下了我们村和周边邻村接近1500亩地,干起了承包土地的营生,他又购置了两台大型农机,雇了三名大型拖拉机手,准备开始大干一番,确实,他的这一想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有为他的做法鼓掌的,也就不乏背后说风凉话的:有两个钱真不知道自己天高地厚了。
头一年,或许就是机缘巧合,算是天公作美,风调雨顺,而且选的做作物也比较合适,虽然人力投入,设备开销都挺大,但是一亩地刨掉各项开支500元,一亩地纯收入接近一千元,这一千多亩地怎么说也就100来万了,这次造成的轰动更大。
但是可惜好景不长,毕竟只要有人做成一件事儿,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况且农村也不乏羡慕嫉妒之人,第二年尽管提高租金,有些人也就不愿意了,但是他们忽略了人家利润高是因为生产效率高这个事实,况且投入也不小。
跟风严重,寻找新出路,投资百万养殖所以第二年就包了900多亩,关键种地毕竟靠天吃饭,所以不可能让你年年丰收,第二年由于天气原因,在接近收获的时候,持续半个月的阴雨天气,损失惨重,几乎算是颗粒无收,收获的种子也只能按饲料价格低价处理。
后来他又转念一想,何不发展养殖业呢,毕竟农作物不行的话,最起码可以当饲料,一方面可以不愁农作物销量,即使卖不掉还可以当饲料,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拜托了天气限制,所以有了这个想法,他说干就干,在我们村西头的戈壁滩,修建了一大片牛舍羊圈,加上自己的存款,又申请了国家扶持贷款八十万,买设备,买羊又买牛。
一年时间,往常荒凉的戈壁滩,在他的带动下,呈现出勃勃生机。
但是这次的惨痛教训,让他一次失去了往常积累的绝大分经济基础,我们都知道,高收益也注定伴随着高风险。
养殖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养殖业虽然不靠天吃饭,但是风险也不会小到哪里去,毕竟这也算是转行了,有句话不是还说:转行穷三年么。由于前期投入资金大,缺乏实际管理经验,加上那段时间疾病频发,不要说三年了,勉强撑过了一年,第二年开春,由于资金链断裂,直接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这一次的教训,让王叔清醒了不少,或许也是年龄大了,加上债务负担,让王叔不得不重操旧业,但是相对而言,还是有以前的基础和经验,虽然现在入行的人多了,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希望王叔能尽快从这次的失利中走出来吧,大起大落,或许最能让一个人快速成熟,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一定会重新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作者的小总结:结合上述案例:我认为不仅仅是股市,养殖也有风险,毕竟那有些不可抵抗力因素也不是人为能调控解决的。我觉得当初王叔可能仅仅看到了养殖的前景,却并未预料到背后的风险,毕竟种地这一行,他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但是,养殖行业,或许就未必了,尤其是像那么大规模的养殖,只要细节处理不好,一失足成千古恨,还不等同于牧民的散养风险。
每日精彩三农致富案例,农业知识科普,农村赚钱思维,持续更新分享,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