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消暑买茶,牡丹寿眉傻傻分不清?不如看点白茶基础知识

2019/7/12 7:09:16发布107次查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雨后的夏日阳光极其盛大,连着知了的叫声都变得有气无力起来。
消暑降燥,当属白茶最佳。蜗居在家冲泡白牡丹,别有一种悠然的闲适。
手机突兀地一震,打散了晕晕欲睡的慵懒。
原是先前有些陌生的一位茶友相询。
之前这位茶友,因为收拾家中一个空房间,打算将其改造为茶室,来多问了几次改装意见,一问一答之间,便也逐渐开始熟悉起来。
这位茶友先前是喝绿茶的,原本钟情绿茶已经很久,谁料一见白茶误终身,从秋寿眉买到春寿眉,最近开始对着白牡丹跃跃欲试,却始终不敢轻易下手。
今日仔细一问,原是因为分不清春寿眉和白牡丹之间的区别,怕上了茶掌柜的忽悠,于是便心有余,却力不敢怠。
炎炎夏日,怎能少得了白牡丹的陪伴?
分不清白牡丹和寿眉,不如从它们的基础学习,分清寿眉牡丹易如反掌。
《2》
什么是白牡丹?什么是春寿眉?
白牡丹和春寿眉的一生交错,或许是时光的注定,也是采茶人无心的选择。
即便都出生在春光时分,时间的长短改变了它们所处的品类。是不同的采摘时间,造就了它们不一样的外形,也是不同的生长时间,赠与了它们不同的风味余韵。
白牡丹的一生,从一芽一、两叶的采摘标准而生,采摘时长只有短短的十天到半个月不等,不高的产量便是出于此。
短暂的生长时间使它的茶梗不够粗长,保持着细短鲜嫩的模样,更早采摘的牡丹王甚至没有茶梗的存在。
白牡丹的诞生之始,便是清香四溢。
手握一把白牡丹的茶青,不过半分钟,松开时之间便残有茶香,它的一生,都与这馥郁的茶香绕不开,躲不过,或许是香照外形,它的茶叶形态也像极了一朵小花,两片叶片托着芽头,故而得名白牡丹。
从谷雨前后到立夏左右,茶树的生长已经随着升高的温度逐步加快,更多的芽叶装点在树枝上,故而春寿眉的采摘则是以一芽三、四叶为基准,这些茶青被萎凋、烘干,造就了春寿眉的模样。
暮春时节的升温,使得春寿眉的白毫不再像白牡丹那么茂密,褪出一种欲遮未遮的风情,粗犷的叶片张扬,茶梗也更为成熟粗壮。
叶片赠与了它不同于白牡丹的清新茶香,草木干燥的气息浓郁,干荷叶香和青草香的交织呈现,通透而沁爽,寿眉的风情,带着奔放飘逸的少年模样,鲜淳,更像是为春寿眉独有而生的词汇。
钟爱绿茶或者铁观音的茶友或许更爱白牡丹,挚爱岩茶普洱或是红茶的茶友更能接受寿眉的滋味。
它们不同的滋味香气各有千秋,却容易在商人手中被打乱混淆,分清寿眉和白牡丹的区别,从简单的外形开始。
《3》
春寿眉和白牡丹的外表之别
得知它们的生长时间和生长时长不同,从芽叶的状态便能很好区分开春寿眉和白牡丹。
一、看叶片
生长在乍暖还寒的春季,白牡丹的叶片尚未能够完全舒展,芽头也还保持着微壮微胖的秀长模样,像极了晚唐的美人,丰腴动人,被细长的叶片轻拢,白毫密密,如同一件绒衣包裹佳人,姿态楚楚动人。
白牡丹细长而窄的叶片背后,依旧有着密密白毫,这是温度较低,茶叶对自身的保护。
春寿眉则不同,它生长的时间比白牡丹更长,等到它采摘的时候,温度已经逐步升温,原本用以保暖的白毫也脱落了不少,故而叶片后背的白毫不是那么浓密,更像“雪消门外千山绿”的情致。
观察春寿眉的叶片,它们略略舒展显得宽大,比白牡丹的秀长叶片更为圆润,外形更胖而短。
二、看芽头和白毫
白牡丹的芽头或许比白毫银针清减,却还是一种肥嫩秀长的形态,密密的白毫遍布,皑皑白雪罩满芽头,叶片上也仿佛有残雪覆盖,俏丽生光。
只比白毫银针多了那么几天的生长时间,所以白牡丹的新生的叶片还是稚嫩的模样,周身遍布白毫,叶片背面也少不了白毫的存在,软乎乎地毫毛像是一件绒衣,包裹着惹眼的绿色显得极为可爱。
寿眉的芽头则变得更短更细而更瘦,若将白牡丹比作盛唐的美人,那么寿眉只能比之扬州瘦马的纤巧风情,芽头的白毫比白牡丹的薄了几分,却不至于完全消失。
春寿眉叶片背后的白毫则更为稀疏,已经脱离了低温眷顾的叶片给予接受阳光的拥抱,故而白毫褪得稀稀落落,养分更多地倾注到叶片的生长上,落拓叶片粗硬茶梗,颇有少年风流的姿态。
三、看叶间距和茶梗
叶片和叶片之间的距离,便被称为叶间距。这些距离的长短,同样分出了白牡丹和春寿眉之间的区别。
白牡丹的叶间距更短,叶片向上扬而接近芽身,才能与芽头组成一朵小花的形态。
白牡丹中的“牡丹王”,茶梗极小,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茶梗,但接下来的一级、二级、三级白牡丹都是有茶梗存在的。
它们的茶梗初生未久,故而看起来十分纤细,独有一种弱柳扶风的身姿,招摇风中。
寿眉的叶间距则更长,长大阔展的叶片再也逃不开地心引力,只能往周边两侧舒展自己的身躯,叶片愈大,离芽头的距离越长。
寿眉比白牡丹多出的生长时间,不仅体现在叶片上,还在逐渐成熟壮大的茶梗上,变的更具力量感,脉络清晰,足以支撑起伸展的叶片,疏朗的造型和横阔的枝叶,摆出了一种横刀马阔的豪迈。
《4》
白牡丹的香气滋味
茶如其名,白牡丹得以在白茶中脱颖而出,便是依靠它兰薰桂馥的花香。
它的花香层次几多变化,浓郁之时演变清新雅致,清甜为主时又能幻化淡雅清鲜。
不同时间采摘的牡丹,在同一个制茶人手中都能有全然不同的香气姿态,谁也猜不透下一年的牡丹当有怎样的气味盛宴。
而白牡丹的茂密白毫,决定了它几乎比肩白毫银针的鲜甜毫香,花香的秘密藏在那鲜嫩细小的叶片之中。谁不愿就此沉迷其中?感受它多变、鲜甜的气息。
嗅闻干茶,清新的草木香气伴随丝丝缕缕的花香,这是的花香尚且低调,只等着沸水的激发,引出香气的蜜弹。
沸水冲泡,叶片中的芳香醇类物质被勾引诱出,曼妙的花香伴随蒸腾的水汽,幻化出它该有的身姿,嗅闻茶香,不得不嗟叹,“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高扬的花香如此热烈而奔放,是春兰的清幽,槐花的清甜,铃兰的冷香,杂糅在一起仿佛一个香气炸弹,在茶杯中迸发,不绝如缕。
随着沸水的冲泡,茶叶中溢出的芳香醇类变化,催生了更多的香气勃发。
不断演变的花香,将小小茶杯装点成一个百花园。
而它的茶汤,也染上了这丝丝缕缕的花香,同毫香的鲜甜一起,汇成一杯春水。
纯白茶杯中茶汤盈盈,品质高的白牡丹的香气不止逸散空气,还会落入茶汤,香气融汤,只在唇齿间走过一轮,便如同含了一口香水的水雾,呵气如兰。
难以离开着春日盛宴,不愿回到人间怅惘。
于是握着空空的茶杯,贪婪地嗅闻它的挂壁香,渴望清水快开,才能回到那春天烂漫的花境。
这便是独属于白牡丹的香气滋味,它用花香织网,用毫香诱饵,诱得无数茶友倒入它织就的梦境,从此,唯有牡丹真国色,弱水三千一瓢饮。
寿眉的香气滋味
在暮春时节采摘成茶的春寿眉,装箱陈化之后在夏季迎来第一次巅峰。
它的香气中有料峭春风的寒凉带清,也有吹面杨柳的温柔花语。
低温给春季的寿眉保留了大量茶氨酸物质,成为春寿眉香气中鲜爽的来源。
春寿眉的毫香存在如此明显,太过清鲜的存在感,鲜笋的香气饱满,能嗅见草木汁液丰沛,悠悠缠绕鼻尖。
啜饮几分,茶汤几多饱满,白毫带来的春天气息强烈地充斥了一碗茶汤,将原本温婉的春天酿成了霸道的鲜爽。
鲜爽滋味强烈,口感却是淳和饱满,清甜的汤水带来莹润的触感。
鲜笋竹叶香拂过你的味蕾,转而有悠悠的花香来迟,默默登场。
春寿眉的花香清甜,辗转多变,花香和草药香此起彼伏,争相辉映。让你闻不清这迷人的香气究竟属于栀子花还是百合,或是默开的杏花微甜?
春寿眉粗大的茶梗和叶片,形成了寿眉独特于其他白茶的风味。
茶树中茶梗的存在,是为了将吸收到的养分和水分都供给给叶片,传输营养,故而茶梗内部储存着的大量果胶和可溶性糖物质。
而可溶性糖是茶汤中的主要甜味物质,它可以降低茶汤的苦涩味,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使得茶汤回甘甜蜜,汤感淳厚。
稠滑的汤水包裹着多变的芬芳,沸水多侵染一次,春寿眉的花香便多了几分细微的变化,清新而甜润,汤色浅蜜,口感也像蜜,回甘和茶汤中的清甜交织,让人流连忘返,琢磨春意。
《5》
偶遇白牡丹,才知茶中会有如此的花香存在,而其貌不扬的寿眉,冲泡得宜,便能有蜕茧成蝶的美丽。
分辨白牡丹和寿眉,从叶片到茶梗,从芽头到白毫,或是滋味香气,都是有迹可循。
幸福,便是夏日焦灼,却有一口茶汤馥郁在唇边。
夏天总会让人觉得短暂,翻看日历,又是一年过半,秋茶孕育,归期可期。
想必那位茶友,今夏少不了白牡丹的相伴了。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