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的好,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关键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育雏舍的维修及育雏用具的准备和消毒:进雏前1周,将育雏舍维修好,并备齐育雏用具:料盘、饲槽、饮水器等,一并彻底清洗,然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每立方米空间以15g高锰酸钾与30ml福尔马林的比例为宜),最后用百毒杀等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备用。
蛋鸡养的好,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关键
保证进雏质量
雏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及生产性能,影响饲养效果,所以,进雏时要严把质量关,尽量选择健康雏鸡,将弱雏或残次雏鸡及早淘汰。
蛋鸡养的好,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关键
饮水和饲喂 饮水:雏鸡运回后立即开始饮水,若是经长途运输后到达的雏鸡,让雏鸡稍事休息后给予饮水。出饮最好先饮4%的红糖水或4%的葡萄糖水,同时配合速补21+开口乐,增强雏鸡抵抗力,减少各种疾病发生的可能。
蛋鸡养的好,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关键
开食:即第一次吃饲料,一般在出饮后2~3小时开始,若为平养,应在地面铺上与地面颜色反差较大的物品(如报纸),撒上饲料,以帮助鸡只识别食物。
温度与湿度
(1)、鸡适宜的温度,在小鸡未到前24小时给温,使室内温度达到34~36度范围内,以后每周降2度,夏天降至室温为止,冬天降至25~26度即可稳定。
(2)、通过观察鸡群的动态,判定温度高低:温度过高,鸡群远离热源,张嘴呼吸,两翅下垂;温度过低,鸡群出现扎堆;要调好室内温度的高低,以达到整个鸡群均匀分布为宜。
蛋鸡养的好,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关键
(3)测量温度,应在鸡舍不同高度、不同部位挂几个温度计,且舍内温度白天应比夜间高2度,并严防煤气中毒。
(4)育雏室在1周内相对湿度必须接近70%,一般要求第一周65%~75%,第二周至第七周为60%左右,条件好的控制到55%~65%。
加强疾病防控球虫与肠炎
(1)育雏阶段应饲喂营养均衡、易于消化吸收的颗粒料,避免损失尚未发育完全的肠道绒毛;
(2)防原料发霉:尤其是梅雨季节,应定期晾晒玉米、豆粕,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制剂(霉立清),以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定期检测水质,防止大肠杆菌等有害细菌超标,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风险。
蛋鸡养的好,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关键
(3)育雏期防球虫病及细菌性肠炎:雏鸡15日龄后投服球虫药(白球痢康),若出现小肠球虫、盲肠球虫病的症状,为防止与坏死性肠炎混感或继发坏死性肠炎,球虫病与肠道药(肠轻松或硫酸黏菌素)必须同时使用。若出现病毒性拉稀症状,则需在投服抗病毒药物的同时投服肠道药物,防止继发细菌性肠炎和大肠杆菌等有害细菌超标。
(4)减少环境应激:舍内温度忽高忽低、天气及季节变化、加光期间易引起应激,导致鸡群出现非病理性拉稀。
控制光照
密闭式鸡舍,靠电灯照明,因此,光照时间的长短、强弱都比较容易控制。然而,为节约用电,降低成本,防止因停电而带来的鸡群骚动,绝大多数养鸡户,用有窗的开放式鸡舍养鸡,受昼夜时间长短的约束,因此控制光照的工作,就比较复杂了。在修建鸡舍时,窗口要留适当,最好不要超过一般住房窗口的2/3。用全玻璃窗的房舍养鸡,白天光照过强,须用窗帘遮挡,使舍内变暗些,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
这是一套完整的预防蛋鸡方案,而且在养殖户中广泛使用
饲喂
在小鸡进入到房间之内20~30分钟左右的时候,需要对鸡群进行饮水的工作,在之后的7天的时间之内在对鸡使用的饮水都要保证一个比较合适的水温,在第一次完成饮水之后的2~3小时之后再对小鸡进行开食的工作。对小鸡第1次喂食的食物应该选择全价饲料,在进行投食的时候可以将已经准备好的饲料放到食槽之内,让小鸡自由的去采食,同时在对小鸡饮用的水中,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维生素如速补21,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小鸡本身的抵抗力。
蛋鸡养的好,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关键
管理
在育雏的期间一定要对小鸡进行仔细的观察,观察其活动及采采食情况,及时的将已经生病或者是体质相对较弱的小鸡给剔除,在等到小鸡长到了7~10天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对其进行的断喙工作了。同时注意腺肌胃炎的发生,建议使用胃得乐饮水配合健胃散拌料,可有效减少疾病发生几率!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禽类养殖问题,点击此处,寻找我的联系方式,关注我,养殖不迷路,带你养好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