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提前看:独家采访复产心得!继非洲猪瘟后复产成功刷爆行业圈

2019/7/11 12:54:40发布94次查看
7月3日上午,有消息称江苏连云港连成牧业有限公司复养育肥猪成功上市,经《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向连成牧业相关负责人确认,消息为真。
2018年8月19日,农业农村部公布连成牧业发生非瘟疫情,是国内公布的第三起非瘟疫情,也是江苏省的第一例。时至今日已过去10个月余,期间连成牧业究竟是如何进行复养的?遇到了哪些困难?据《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了解,目前多数退养猪场仍在候机回归,大部分猪场在猪价上升较高的情况下大概率会复养,但目前的情况来看,生猪复养还是相当困难的,那么究竟难在哪儿?
今天下午《农财宝典》新牧网采访了复养成功猪场连成牧业董事长魏宝磊。
江苏连成牧业董事魏宝磊:复养没有任何独门绝技,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制度罢了!江苏连成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宝磊表示,该场的非洲猪瘟疫情当时是江苏第一例,由于复养要验收,所以从发病处理,到消毒空栏,以及复养都是按照农业农村部重大疾病处置方案操作。
他介绍,2018年8月19日农业部公布该场疫情,8月20日扑杀之后,从22号开始消毒,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在消毒42天后引进20多头哨兵猪,魏宝磊表示,当时引进哨兵猪主要是政府想检验该场清洗消毒是否彻底,这批哨兵猪长大检测合格已全部卖掉。哨兵猪卖掉后开始控栏,空了6个月,于今年3月7日又引进一批30公斤重522头猪,于7月2日开始销售,总计售出生猪517头,平均245斤。
江苏连云港连成牧业有限公司复养育肥猪成功上市 图片来源于网络
魏宝磊表示,在复养上,连成牧业没有任何独门绝技,就是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制度罢了。他认为,现在很多猪场复养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太心急,空栏时间太短,他表示不能看到猪价上涨就着急复养。
他告诉记者,此次复养成功,并不在于技术上有什么比别人有优势的地方,其猪场技术也是从微信上学来的。不过他表示生物安全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总结起来是12个字——“体系建立,刻意训练,重复监督”,但他同时表示,与其他公司相比,没有任何特殊之处。
他表示,现在很多养猪大公司都只是在研究技术,这是他不认同的,他认为应该是技术+管理。技术上没有什么深奥的,就是生物安全。很多大公司也在研究管理,但是政策落不落地就不知道了。
他总结复产成功的三点:第一,老板和团队认知水平的提高与统一。他表示,首先得搞清楚非洲猪瘟的来龙去脉,怎么防控,按照什么样的生物安全措施来执行。现在很多人都执着于找偏方,找神药,在他看来这是违反常识。他表示,老板与员工的思想要统一,思想不统一,做法就不统一。如果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机械地去做,那么做法就不一样了。必须要提升理论认知水平。
第二,不折不扣地去执行生物安全制度。猪场做生物安全,首先要建立生物安全体系,这个体系要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体系要变成文本资料、图片,变成标识,张贴到每一个关键地方;要有专业化的队伍去执行生物安全体系;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专业化的训练,通过刻意训练把生物安全体系转变为员工的标准操作动作;在日常工作中要有专人重复监督员工的执行质量,防止执行走样。
第三,尊重员工,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非洲猪瘟后,猪场大多数是封场的,员工的生活质量是大打折扣的。改善员工的生活环境,增加娱乐设施,要让员工在工作之余享受高质量生活。原则上要求员工每个月休息一次,除非是工作需要。
那么当时外环境允许复养吗?据其介绍,该场发生疫情后,政府花了一大笔资金将周围三公里范围内的小散养户全部关停了。他表示,没有政府的支持,复养是不会成功的。他告诉记者,从发疫情上报开始,政府便全面地参与指导,帮助企业处理疫情;及时给企业发放了补贴,当时每头猪补贴1200元,这是复养的启动资金。如果没有政府当时及时地发放补贴,是很难筹集到资金的;政府还给猪场提供了消毒药、消毒器械,以及专家团队的技术指导。他表示,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企业能调动的资源是很少的。
对于养猪人想复养,他建议:一、要尊重规律,不要着急,必须要有足够的空栏时间。二、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否则风险太大。三、必须要有专业化的队伍,要有专业兽医人才。四、要学会统筹兼顾,猪场老板不要仅仅关注生物安全技术,必须要建立管理思维,由管理手段来推动非洲猪瘟防控。
尽管连成牧业成功复养的消息令人振奋,但也有不少的行业人士认为,生猪复养存在着不少的难点,不同猪场面临的形势也各不相同!本期天兆猪业特约·《猪业痛点》就对行业里关于生猪复养做了深刻的探讨!
猪业痛点
多数退养猪场仍在候机回归,生猪复养难在哪里?
视频|猪业痛点第十期:非瘟后猪场复养
防疫压力大,生猪复养仍为小规模探索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认为,复养成功的案例无疑是令人鼓舞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不同猪场所处的地区、模式和环境不一样。
如记者向河南、浙江及华南五省的行业人士了解当地生猪复养情况,河南、浙江、江西、福建等省份的部分养猪人开始做小规模复养工作,但广东、广西两省区行业人士认为当前谈复养还为时尚早。
就复养的情形来看,河南、江西等省份疫区解封时间已久,整体防疫压力相对较轻,猪场复养工作正在探索。郑州豫昌鸿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喜梅表示,目前河南养猪业悲观的情绪逐渐淡化而转向平和,还有产能的猪场生产节奏回归正常并努力补栏到正常水平,而退养的猪场中复养比例不大,比较成功的案例也不多。江西养猪从业人士也告诉记者,江西部分地区养猪人正在尝试复养,大多数是先养几百头哨兵猪,也有个别猪场进行到大批量引入种猪阶段。与尝试复养的猪场相比,更多的猪场仍选择观望。
而对于防疫压力较大的省份,当地养猪人对于当前复养较为消极。春节以来,广西发生3起非洲猪瘟疫情,香港发现两起疫情。在这种形势下,广西、广东、湖南等省区的防疫压力随之增大。长沙达可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少林表示,当前防疫风险比较大,绝非猪场复养的时机。
多数猪场复养首先考虑猪价和疫苗目前养猪人多持观望态度还是由于猪场复养成功率偏低。据了解,从去年8月份发生非洲猪瘟到现在,复养成功率不到30%。江西养猪从业人士表示,目前复养的猪场都比较低调。总体看复养不是很成功,有猪场在栏舍旁的土壤中检测到了病毒,但也有猪场养了3个月比较稳定的。
从采访的情况来看,猪价和疫苗是猪场复养时着重考虑的两大因素。贵港市益农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欧志昌表示,从事养猪行业多年的人很难改行了。比如500头母猪以内的中小规模猪场老板还是愿意自己养猪当老板,而因疫情影响退养也导致亏损,不少人因此负债。因此大多数养猪人仍愿意养猪,但需要等待时机。杭州金越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建卫表示,很多猪场还是想复养,有部分是想等待非洲猪瘟疫苗,但大部分猪场在猪价上升较高的情况下大概率会复养。目前浙江猪价高达9元以上,部分上市公司开始与浙江的规模猪场接触,希望达成租赁或收购协议,进入复养准备。
尽管非洲猪瘟疫苗上市时间充满变数,但养猪业对于疫苗还是寄予厚望。多位受访者表示,猪场要有六七成把握防控住疫情才可能进行复养。先前对两广的生物安全寄予厚望,但是还是没能防住。因此,没有疫苗行业就没有信心,哪怕疫苗的保护率只有60%以上。但也有人对疫苗的安全性表示担忧,若带毒生产将给养猪业带来无尽后患。
此外,资金紧张也是影响猪场复养的因素。侯喜梅表示,当前养殖户手里的资金也有限,一些养殖户手里的可能是当时清场时留下的资金。而且由于养殖风险大,一些融资平台变得非常谨慎。因此如果这一次复养失败,猪场很可能没有再次尝试复养的能力,所以比较慎重,没有非常高的把握不会轻易复养。她还建议,生猪产能的恢复需要一些政策的支持,比如恢复能繁母猪补贴。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远飞也表示,扬翔提倡的结构化防非,主要是建立4层生物安全的体系,其中就包括配套的硬件设施完善。其中有些需要高昂的资金支持,比如有空气过滤功能的专用仔猪转运车、快速检测中心。这对一些猪场是难点、痛点,非常考验猪场智慧。配备不合算,不配备生物安全风险明显。
另外,种仔猪调运受限问题也需要考量。当然也有不少人对于种仔猪的长距离调运风险表示担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白挨泉认为,健康种猪从无疫区调运应不受影响。有行业人士表示,短期内看,这有利于疫情防控,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全国种仔猪产能分布不均,产业链正常运转将受限,不利于生猪产能恢复。侯喜梅也告诉记者,河南目前优质仔猪难买,对猪场复养也是阻力。
大环境差和准备不足是复养失败的主要原因猪场复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从最重要的技术层面上来讲,虽然有难度但是还是可以成功的。对于复养成功的标准行业内并不统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研究员认为,复养成功分狭义的和广义的。狭义的复养成功是自猪只引进饲养后,在60天(即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最长潜伏期的两倍,一般非洲猪瘟自然感染病例的潜伏期为3-19天,最长可达30 天)内未发生新的疫情,经临床症状观察及病原学、血清学监测均为阴性,说明内部洗消彻底,不存在内源性病毒。如60天后再次发现阳性病例,说明猪场饲养管理及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存在漏洞,是外源性病毒进入,与本次复养无关。
广义的复养成功标准应该是在一个饲养周期(比如彻底洗消后引进仔猪饲养至育肥出栏)内未发生疫情,表明猪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基本上消除或阻断了内源性和外源性病毒,可以认为复养成功。
白挨泉教授认为,复养是简单的名词术语。真正意义上的复养成功必须是成功阻断病原再次感染进来,也就是说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办法阻断病原入侵,有较为可靠的的保护易感动物的办法。
猪场复养难在哪儿?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内外环境条件非常重要,其中外环境更加不可控,是猪场复养的先决条件。仇华吉研究员总结了六点复养中的雷区, 同时建议养殖户如果考虑复养,还是要把关键性风险点控制好,同时成功案例的一些共性部分可以借鉴:
1、大环境差,周边有疫情,病毒污染面广,不适合复养。
2、猪场选址存在重大缺陷,如猪场离交通干道、屠宰场、粪污处理厂、动物交易市场过近,不利于复养。
3、不愿意投入建设必要的设施设备,比如猪只转运专用车辆(最好有空气过滤系统)、检测中心、出猪台、洗消中心、消毒通道、物资中转站、人员隔离中心,难以阻断非洲猪瘟。
4、决策者及执行者盲目乐观,使得在复养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不细致,导致复养不成功。
5、样品采集和检测不全面、不到位,包括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环境都要全面采样,要用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
6、复养工作不系统、不扎实、抓不住重点,导致复养中的很多环节存在漏洞,如硬件设施不符合非洲猪瘟防控的生物安全要求、配套操作流程不合理或执行不到位等。
白挨泉教授表示,复养不能操之过急,要经过认真仔细、科学的评估在进行复养。大部分猪场失败的原因在于复养前对问题的认识不足,对非洲猪瘟疫情流行病学知识认知不足,猪场生物安全硬件改造不到位,却急于复养。他还强调,不能追求大,尽量做到多点饲养。
在生产模式上,四川天兆猪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管认为,传统的养猪繁育技术给生物安全体系增加了很多“漏洞”,猪场应该改变而执行多点式批次化生产模式,即母猪繁殖场、保育场、培育场等分开。天兆猪业据此构建了“1+2+4”多点式生产模式, “1”即为一个种猪场,“2”为两个保育场,“4”为四个培育场。
同时为了适应多点式生产模式的需要,天兆猪业调整了生产的节律,实行以“28天”为节律的批次化生产工艺。每隔28天就会有一批母猪进行配种,一批小猪出生,出生的小猪一般在21日龄断奶,断奶后的小猪与母猪都会全部运出产仔舍,接下来的1周时间对产仔舍进行清洗、消毒与烘干,随之下一批待产母猪进入产仔舍产仔。通过这种方式,天兆猪业种猪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进全出和批次生产,从而提高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
仇华吉研究员还介绍了复养过程中的关键难点:猪场复养的难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
1、猪场的决策者及主要执行者对非洲猪瘟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认识。
2、猪场的决策者及主要执行者缺乏科学、系统的猪场生物安全知识。
3、相应制度和规范不能有效落地和监管。
4、缺少对员工的绩效管理和人文关怀。
以上因素会使得猪场复养前的准备工作效果大打折扣,不能有效查缺补漏,任何小的纰漏都会导致复养难以成功。
复养成功需要大量细致缜密的准备复养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和措施呢?仇华吉研究员表示,猪场在复养前要进行大量细致缜密的准备工作后才能开始复养。准备工作包括发病原因分析、猪场的全面洗消、硬件升级改造(也就是广西扬翔所倡导的“结构化抗非”)、操作流程的优化、哨兵猪的饲养、人员上岗前培训考核、进猪前的疾病监测等。他将猪场复养环节概括起来包括如下:
1、大环境评估(例如场址是否符合pic千点评分要求,近期周围有无疫情);
2、复养前的深刻反思与全面复盘(分析发生非洲猪瘟的原因,评估场内外主要风险点);
3、查缺补漏(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完善);
4、全面洗消(清扫+清洗+消毒+熏蒸+干燥);
5、洗消后的评估(全面取样检测);
6、哨兵猪饲养,连续动态监测;
7、人员上岗前系统培训考核、模拟演练及完善的应急预案;
8、待引进猪只的健康检查及病原监测;
9、猪只转运前的周密准备及运猪过程的全程监控。
以上每个环节都很关键,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存在漏洞,复养就有可能会失败。其中硬件是基础,严格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操作流程及猪场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障。
如何查找漏洞?仇华吉研究员提了四点建议:1、自纠:设立生物安全专职人员,建立生物安全自查清单,定期核查和完善。
2、外部审计:由于本场人员司空见惯不容易觉察本场的问题,可以邀请外部生物安全专家来本场审核。
3、激发内生动力:建立奖励和激励制度,鼓励员工主动查找隐患和漏洞。
4、借助智能装备: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在主要风险点和关键操作节点设立监控或智能系统,定期复盘和剖析,查找和改进问题。
就复养的关键环节,福建农林大学教授俞道进总结道,盲目复养的成功率很低,猪场要复养重点要做好三件事。第一是复养前周边环境的风险评估。猪场周边养殖场、屠宰场、粪肥施用山地和果菜园、居民聚落区等都要考虑进去进行评估。第二是猪场内外部环境消毒效果的检测评价。猪场要树立检测意识,通过检测可以发现很多潜在风险,从而对生物安全体系进行查漏补缺。第三是围绕防疫进行基本的硬件改造,包括猪场集粪区一定改造成外来集粪车不与场内人员交叉,场外的转猪台成为猪场今后的标配等。这三件事做好以后猪场再注意人员的管理,复养成功便不是那么难。
细节方面,俞道进教授给出了检测方面的建议。他表示,系统的检测对于猪场复养非常重要,通过检测可以清晰地发现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但在检测方式上,不建议普通猪场买pcr仪器自己来做,建议使用快检方式,如果有怀疑再交给第三方专业团队进行确诊。因为pcr检测对人员和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猪场自己操作发生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很大。
另外,养猪人疑惑猪场复养是否都需要进行大改造。高远飞表示,复养未必要做大的改造,但一定要按照一个可行的防非体系结构来逐条检查、检讨相应的结构和功能是否完备、可靠。如果结构和功能有缺失,则必须做相应的改造,否则就不要冒险复养。这个防控体系,不同的企业都在总结和完善,未必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和模式,但一定要经得起非洲猪瘟的检验。
但就以往养猪业的情况来看,猪场规划存在较多不合理。因此复产前要重新审视猪场规划。四川天兆猪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余式猪场执行分区分流的布局,使猪场外勤、隔离、内勤、生产、环保五个区域相互关联而又相互独立,场内人、车、物等实行单向流动,避免因人、猪、物之间的交叉所带来生物安全隐患。
监制:彭进 吴昊晖
栏目运营:钟展锋
作者:杨鹏 唐文豪 王之娴
主播:许婉
编辑:龙振辉
声明:《农财宝典》新牧网原创报道,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