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陈年旧事
很庆幸在刚开始玩龟的时候,可以在本地水产市场上毫不费劲的买到野生的黄缘和草。比我老一辈的龟友早些年甚至在武汉的水产市场上买到不少的潘氏、三线和金头龟!
追溯起来,现在江浙地区的高端闭壳龟养殖场和上海龟界的高闭大佬手头的野生种群很大一部分货源都是来之于此。在众人不识货,或者说市场没有培育起来之前慧眼识明珠,提早布局,便宜收购,成就了一批现在的大享。
这倒不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也不是因为武汉出产这些龟,而是因为武汉的水产市场辐射华中地区,湖北号称千湖之省,武汉九省通衢,南来北往的水产都会在我们这做中转。现在金字塔尖的那些品类当年也只是普通的食材、药材,而且还是肉少壳薄的鸡肋品类。
九三年的时候,武汉龟友老陈见过一网袋约十几个潘氏闭壳龟卖到湖北饭店做煲汤材料,后来想买回饲养,可等追到厨房那里厨师已把龟杀壳放入冰箱了。这位老陈95年的时候已了得到了野生潘带蛋出的潘苗,当时还被周婷已写入书中。算是出闭壳最早的人吧。
黄缘在九几年时水产市场也是蛇皮子几十斤一装的,据老陈说,他当时还收到过四川种的黄缘,当然四川种的黄缘和四川种的扁草一样,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
武汉龟友老段,九几年买过几个野生潘氏,当时价格是50-100元不等的样子,折合现在的物价,约是3000元吧,你说便宜不? 但这个数字在当年,用来买乌龟,那也是需要掂量掂量的。
黄喉在当时倒是不多见,因为可以做为绿毛龟的基材,所以养殖场都收去培育绿毛龟出口了,日本等国家现在很多野生金头闭壳种龟(金钱金寿绿毛龟)当时也是这样流入的,可惜了啊。
所以,对于龟类的养殖和投资来说,眼光和勇气固然很重要,但是打心眼里喜欢乌龟这个很关键,这个羡慕不来,时光倒流,也不一定你就有这个魄力和决断成就此番机缘。
看看下面二张图的左下角和右下角的背甲图与底板图知我所言非虚。
龟友们听了这些故事,也先别激动,随着武汉晋升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的转变,现在的武汉水产市场早已落没了,和汉口的汉正街一样不入流了。再说按现在的行情,可千万不要低估了水产贩子们的毒辣眼光,想去市场上撞大运,捡漏的心思就趁早断了,那都是陈年旧事了。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好在对龟的热爱一如既往,半分不减当年。现如今仗着早些年的积累,专注于黄缘闭壳龟,已然有一定的种群规模,每年能够稳定的繁育一定数量的cb苗了,也算是半玩半商以向龟类宠物市场化方向发展为目标,期待国内早日形成健康有序,可持续的龟宠市场。
最好的年代,最坏的年代
记得在小学二、三年级时,在武昌大东门菜市场和父母买菜时买过两个草龟,一个放在我家楼顶的花池里,一个我拿来在门口用力的往墙上磕,龟壳都渗出血了,至于摔的动机,我现在还有些内疚,那时是认为乌龟的壳是可以象衣服样脱下来了,我想看看没壳的乌龟是什么样子。
唉,好在当时有位路过的好心老奶奶看不过去,用个橡胶玩具把乌龟换了去,希望那只乌龟命大,可以渡过此劫好好的活下来吧。喂养在楼顶的另一个乌龟因为没有得到妥当的照顾,没几个月就死掉了,此后一直也没再养龟了。
到了95年上中专时,在武汉港花鸟市场买了只巴西龟,记得是15元钱,老板说是从香港过来的,每年只有几批过来,一年中相当一段时间是没有货的。当年的15元可以买15碗牛肉面,大家可以自己换算一下物价。这只巴西一直到现在依然健在,应该有28岁了吧,也算是高寿。
早期没养好,壳子有点变形,丑是丑了点,但这些年一直没有放弃它,见证了我工作、恋爱、结婚、生小孩的全过程,已然成了家庭的一份子,它陪着我长大,我给它养老送终……
真正开始养龟是从1998年起,那时刚毕业,手上也没钱,草啊,巴西啊买了一大堆,在2000年时,我就可以出40多个巴西苗了。小鹰嘴和缅陆,安布,枫叶,马来眼镜龟也养过,因为一个是便宜,才几十块钱,二是在水产市场都有很大的量,花鸟市场也可以买到。
我记得01年时到华南水产市场的老板家去看龟,他的一个地下室有一千多只缅陆,那安布就更不用说了。到了02年时在水产市场就看到了黄缘,那叫一见钟情啊,腿挪不动了,金黄的u线头纹,有神的大眼睛和高昂的颈脖,棕红的外壳加上闭壳。可惜啊,三个字,买不起,为什么呢,贵哦,三百五一只,一斤多的样子,当时我在银行办公室上班,工资是600,交家里一大半,不吃喝到是可以。
不过心里长了草,总是要拔的,一点点的抠,钱总是能省出点的,03年时,手里已经有4、5个黄缘了,但也没下蛋,没受精,反正那时手里攒点钱就买。后来到了04年就有十多个了,当时也出了几个苗,此后到了08年,黄缘种龟在本地水产市场就见不到了,找的龟贩子收,价格是800左右一斤。
当时已经差不多有三十个种龟了,一年也可以出二三十个黄缘苗。苗价当时应该是200一个吧,都给当时在武汉花鸟市场混得风生水起的的“老喻龟店”包销了。此后还是每年攒钱加上每年卖苗的钱,都用来买了潘氏闭壳龟苗,2011年又买了三线闭壳龟,直至现在一群龟。还记得08年的金头苗是2万,潘氏是8千,三线苗是1万,成心买,还可以还价的。
现在我也从当时的工资600到现在的大几千。但黄缘也涨到了上万一只,原来一月工资可以买得起一只,现在只能半只了。期间工作也从办公室文员,到导游,到个体户,到杂志编排,到绿化工程直到现在的物业管理行业,算是经历丰富了。身边的同事朋友一直在变,唯一没变是的养龟爱好,十几年前的龟也一直跟着我现在,还不断有新成员进来。
九几年时也没什么龟类资料不象现在各样微信文章,杂志,app,网站。记得当时最早看书中龟毒的就是买了周久发老先生和他女儿周婷女士的书,当时是一本龟书闯天下,看到龟就用书里的图去对照,百度上也很少有养龟的文章。学术文倒也有些,不过都是程序文字,因为的确在当时很多龟不常看到,也没我现在这么多的龟友。
我当时只是喜欢,后来才了以龟养龟的想法,以至于现在养了一大群,也就有了现在以龟相伴的时光,喂食、换水、清扫都不在话下,每年生蛋出苗有新生命来到时的那种喜悦是无以言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