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养老机构一要有闲钱,二要有爱心。”这句话虽略带调侃,但已成业内人士的共识,那就是办养老机构投资大,资金回收周期较长,微利甚至赔钱,资金问题和土地问题一直是制约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瓶颈。
记者发现,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基本上都有微利;民办、个人出资租房的养老机构有一些“举步维艰”。长安社区老年公寓就是一家公办民营养老机构,“我们没有场地租金的压力,为此可以拿出部分资金,培养相对专业的护理队伍。120张床位护工就有30多人。”李永奇说。
一些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养老机构的经营场所最hao有独立小院,附近有yi院,交通便利以方便老人就医,可实际上,这样合适的经营场所很难寻,“要么租金太贵,要么不能尽善尽美。”一位养老机构负责人说,据他了解,如果是租赁场地经营的话,一家养老机构每月租赁费至少数万元,“前期都要投入,想要有盈利,差不多要5年时间。”
“对于新建养老院,按照政策会有一次性的建筑补贴,正在经营的非营利性的养老院,还会有床位补贴。”采访时,石市民政局福利处相关负责人说,“十二五”期间,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5个指导性文件,市发改、财政、民政、国土、建设、卫生等相关部门出台了17个配套文件,在养老设施规划建设、土地供应、政府购买服务、医疗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为我市养老服务业后续发展构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这些利好政策无异于给了养老机构经营者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