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猪常见寄生虫病——蛔虫病(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及如何进行防治)

2019/7/9 12:01:52发布78次查看
【病原】猪蛔虫病是由蛔虫科的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内所引起的线虫病。猪蛔虫的虫体外形似蚯蚓,呈圆柱状,两端稍尖,淡粉红色,体表光滑。雄虫较小,长约12~25厘米,尾端弯曲。雌虫较大,长约30~35厘米,尾端直。雌虫在猪小肠中产卵,24小时可产10~20万个卵,卵呈黄揭色,卵壳厚,由四层膜构成,最外一层为凸凹不平的蛋白质膜。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虫卵需经21天左右。猪吞食了此种虫卵后,其中的幼虫在小肠中由卵壳孵出,钻入肠壁小血管中,转入肺泡,并在那里经过一定发育阶段后,上行到气管,再随痰液被咽下,又回到小肠中发育为成虫。该过程约需2~2.5月。猪蛔虫在猪小肠中的寄生期大约为7~10个月,衰老的虫体随猪粪自然排出。
【症状】猪蛔虫的幼虫和成虫对猪都有致病作用,包括机械的刺激和毒素的作用。内脏器官的主要病变以肝、肺和小肠为明显。但临床上是否呈现症状,则由虫体的数量及猪体健康状况、年龄、大小、抵抗力的强弱而定。
在成虫寄生的初期,病猪出现异嗜现象,随着病程的发展出现食欲减退、被毛粗乱、消瘦、轻微腹泻、腹痛、贫血等症状。虫体数量多时,常聚集成团,堵赛肠道,可引起肠破裂和腹膜炎;或钻入胆道,引起腿汁阻滞和黄疸。成虫分泌毒素(如胺类),作用于中枢神经和血管,引起中毒症状,如痉挛、兴奋和麻痹等。.此外;虫体的代谢产物(挥发性脂肪酸、醛及其他)和死亡虫体的腐败物,均能引起致病作用。
成年猪抵抗力较强,一般症状较轻或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数为带虫者,成为猪蛔虫病的传播源。仔猪受危害严重,常成为僵猪,增重率约比正常小猪低30%。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和清洁卫生工作。要经常打扫猪圈,清洗猪体。猪粪应进行生物热处理。据试验,在气温12~27℃时,堆积的粪便经2~4周最多6周,全部虫卵即可杀死。对用具和饲槽等每周要用开水或热水消毒一次,可完全杀灭虫卵。猪圈地面应该撒上石灰水。此外,应于春、秋两季对全部猪各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对孕猪应在怀孕中期驱虫。据试验,猪群经两次预防性驱虫后,其感染率由70%降至零。在驱虫期间要防止排出的虫体和虫卵的散播,对投药后3~5日内排出的粪便,应集中进行发酵处理。
对病猪可用以下药物治疗:
1.西药:
(1)精制敌百虫(医用)对成虫有特效,用量为每公斤体重0.1~0.13克(每头猪最多不能超过7克),用温水溶解,混于饲料内空腹喂服。猪体弱者,用量酌减;孕猪忌服,以免流产。如发现中毒现象,可注射0.1%阿托品2~4毫升。
(2)噻苯唑,每公斤体重0.1~0.15克,混入饲料中喂服;或按0.1~0.4%的比例拌入料中,让猪自食。此药不仅对成虫有效,而且可减少移行期幼虫的危害。
(3)酒石酸甲噻密啶,每公斤体重8.5毫克,溶于水中饮服;或按每100公斤体重用药2.32公斤,以1:1000的比例混于饲料中喂服,对成、幼虫均有效。也可用噻嘧啶,每公斤体重20~40毫克,混入饲料中喂服,对成、幼虫均有效。
(4)驱蛔灵(哌嗪化合物),每公斤体重0.2克,混入饲料内一次喂服,安全有效。
(5)苯硫咪唑,每公斤体重5毫克,配成悬浮液内服,对成、幼虫均有效。也可用氟矽酸钠(蛔可净),体重20公斤以下用2~3克,20~35公斤用4~5克,35公斤以上用6克,分四次内服,每日2次,连用2日。
2.中药和土单验方:
(1)对幼猪,可用使君子14~20个,取仁,炒黄研末,分2、3次拌饲料内喂服。
(2)鲜棟树根皮16克,去掉外层老皮,水煎去渣,加红糖适量(也可不加),空腹灌服(以上为10~15公斤猪用量。体弱的猪可分二次灌服)。或用棟树皮,大猪30克,中或小猪15克,煎水拌饲料喂服。
(3)鹤虱6克、雷丸6克、使君子15克、槟榔15克、石榴皮15克,水煎灌服(以上为20~25公斤猪用量)。
(4)使君子、石榴皮、槟榔片各17克,煎水灌服(25~35公斤猪用量)。
(5)南瓜子妙黄研末,50公斤猪每天喂10克,或用南瓜瓤连喂。
(6)毛桃树叶、红糖各15~30克,熬水一小碗灌服,连服2、3剂。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一篇: 憋住,别笑出猪叫声,非一般的搞笑段子 上一篇:2019年6月27日全国各地猪肉价格行情表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