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胖子
时隔5年,杨泽贵的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四川,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深度贫困最典型的样本地区。而杨泽贵,正是凉山州宁南县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宁南初中)的一名语文老师。
2015年,宁南初中与成都七中网校联办的远程网络直播班正式开班,这所学校的孩子们,从此能够通过一块屏看到成都七中的课堂。
那时,《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还没有刷屏。
大山深处的孩子,从老师那里知道了成都七中的大名,但他们却无法想象,除了更明亮的教室,更光洁的黑板,那些将清北名校视为囊中物的天才们,都是在怎样的一个世界里学习。
高山大川的闭塞阻隔,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从出生到现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从未有机会踏出这座横断山脉深处的小县城,也没有机会触摸和想象外界。
直到现在,杨泽贵还记得,当另一个世界第一次出现在他和学生眼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千里之外,屏幕那头,成都七中的学生每人手里都捧着一块平板电脑,像魔法方块一样帮助着他们学习。
50多道目光,仿佛利剑一样,要刺穿眼前的屏幕走过去。杨泽贵回忆说,当时全班鸦雀无声,孩子们的眼睛都瞪成了铜铃,溢出无限的渴望和羡慕,让他的心也不由抽紧,什么时候,我班级里的学生也能人手拥有这一块平板呢?
从那个时候起,让班里孩子能人人拥有魔法方块,成了他压在心里的梦。
可是,在贫困陷阱的泥淖面前,这样美好的梦,显然太过奢望。
没想到,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居然真的落了地,发了芽。
【1】
2019年2月28日,寒假刚过,宁南初中就来了一群陌生人。
连着几个星期,他们拿着各种设备,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在校园里神秘地鼓捣着。
终于有一天,宁南初中的同学们发现,不知不觉,学校里已经多4间智慧教室。
这些来自联想的智慧教育团队,给宁南县的3所初中带来了750套教育专用平板电脑、13套移动充电车,以及一批企业级无线路由器。在约20天的时间里,他们做完了软硬件环境调研,基础设施的改造,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优化,以及软硬件一体联调,甚至给老师们做完了信息化教学培训。
杨老师的学生们,真的和七中的孩子一样,捧起了神奇的魔法方块。
而且,与普通人用的平板电脑不同,这些终端更像是一扇大门,让孩子们真正通往了一个神奇的智慧课堂。
宁南初中智慧教育实验班的学生鲁怡君说,在智慧教室里,大家都可以专心听讲,不用分心记笔记,而且不论坐得离黑板再远,也再不用担心看不清黑板,因为老师的课件和笔记,都会实时同步在学生的平板上。
作业和试题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纸张,而是电脑答题和抢答。就连答题方式都多种多样,手写、打字、拍照上传,甚至可以上网搜索。现在,很多以前从不发言的同学,都不再害怕回答问题,反而会因为抽到自己而惊喜。
而当同学们做题出了错,系统也会自动将它收集到个人的错题集里,同时给出详细的解题课程,并根据做错的题型,列举出更多的关连题目,帮助同学进行针对性的改正、巩固和练习。
现在,枯燥乏味的课堂已经变得妙趣横生,同学们热情高涨,传统教学被颠覆,旧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变得青春了,变得朝气蓬勃。鲁怡君说。
在杨泽贵看来,智慧教室的落地,对宁南教育来说是一次突破,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方式,为教育信息化探索了一条新路。
他甚至总结了这新教学方式的三大改变:
一、学生从个别被动参与,变为全员及时参与。先进的教学设备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有机会呈现自己的观点,有效互动反馈,关注每位学生,答案的统计效果及时,反馈高效,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学生从简单的文字感悟,变为综合素质提高。不再是机械地接受知识填鸭,而是可以通过更多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亲自体验和领会。
三、教学从单纯的经验判断,变为详细的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更快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变教学策略。
联想教育云提供了教师、学习、家长和管理者的使用空间,推动实现教育信息化2.0中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的要求。联想研究院智慧教育产品部总经理武言博说。
【2】
这些改变看上去并不复杂,但它们的实现,其实并不简单。
从中国到全世界,教育信息化的梦想,无数的教育家和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推动和尝试,但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到应用,从内容到管理,甚至从技术问题,到技术之外的问题,教育、管理、安全等等,都是一个又一个堡垒,阻碍着教育信息化的真正落地。
虽然许多公司都推出了教育信息化的产品,但大都局限于某一个垂直领域。
真正的智慧课堂,通过一整套的产品、技术、内容、生态乃至流程机制,把整个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各种细节都考虑到,处理好,才能最终实现。
而联想智慧教育系统的实施背后,正是得益于它在大数据、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多年来的技术和生态系统积累。
尤其是在教育信息化领域,联想已经持续深耕超过30年,在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每一个重大进程和关键节点,都从未缺席,这让它对怎样用科技改变教育,建立了全面、深刻、系统的理解。
上世纪90年代,国家首次提出科教兴国,联想就率先推出了中国第一代多媒体电子教室解决方案。此后,从校校通到远程教育,从三通两平台到全面改薄的推进,在教育信息化1.0建设进程中,联想一直在努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而现在,联想整合了从云、设备、软件到内容的端到端各个环节,将所有参与主体、教育元素和教育行为数据化,打通所有的业务和数据都全面打通,并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集中的分析和应用,才进一步拿出了面向教育2.0时代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这套涵盖了教学、教务、教研的智能化场景创新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把教、学、考、评、管的业务链条形成闭环,真正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比如,基于联想不但能判断学生有没有读对,甚至能判断学生有没有错读、漏读、有没有多读、有没有重复,连贯性如何,背后是人工智能技术,针对英语听说模拟考试训练系统的ai打分引擎在发挥作用。
比如,错题集、课后作业和习题的自动批阅功能,减少了老师在作业批改的重复工作,让老师从单纯的经验判断,进阶到详细的数据分析,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它的实现,也离不开大数据算法的默默工作。
而要防止学生过度使用平板电脑,甚至用它玩游戏或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也正是因为联想在pc安全方向的技术积累,才确保了老师可以随时管理控制学生的平板电脑,甚至看到学生浏览了哪些网站,安装了哪些app,使用了哪些工具。
而在使用的过程中,这些技术与功能还在不断地迭代升级。
比如,在宁南初中,联想也不仅捐赠了硬件设备,而且提供了一揽子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详细的需求调研和方案设计,对基础设施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完成了设备和软件的一体化联调,对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并提供了优质的课件资源,举办了公开课交流。
联想甚至派出了工程师,实地驻扎了一个月,解决实际困难,并收集意见对系统进行针对性的迭代优化。
【3】
如今,在宁南县初级中学校、县民族中学和三峡白鹤滩学校,联想已经为三所中学建立了13间智慧教室。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前几天,有孩子问我,校长,我们可不可以给联想集团的叔叔阿姨写封信?
我说,你们写这封信,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孩子说,第一我们要感谢;第二,能不能为我们隔壁班,没有平板的班级的孩子呼吁一下,也让他们有平板呢?
这三句话,来自于宁南县初级中学校长钟华瑶的讲述。
时至今日,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享受到了科技的福泽,但在更多的学校和班级,教育信息化依然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每天,都能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各种改变,但我们同样不能回避,时至今日,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数字鸿沟依然普遍存在。
所幸,自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信息化已经得到了超前超预期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和管理应用已经建成常态,教育资源的供给服务能力快速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显著增强。原中央电化教育馆党委书记、中央电教馆馆长、华中师大教授王珠珠说。
据她透露,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97.6%的中小学校接入了互联网,而且,有55.4%的学校出口带宽超过了100兆,57%的学校建有无线网络。
学校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也得到了巨大改善。目前,中国已有93.2%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全国中小学教室数大概是500万左右,其中已经有344万间教室都已经是多媒体的了。王珠珠说。
而联想的智慧教室,也正在走向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孩子。
现在,联想正在从过去的技术支撑角色,转变为与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工作者们共同创新,用新的技术,一起改变中国教育的未来。
目前,在教育部的牵头下,联想已经与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签订帮扶项目协议书,28个智慧教室将于年内在西藏建成。而在云南楚雄,也有联想的智慧教室即将开始建设。
未来,联想智慧教室这架教育的云梯,更将推动全国更多偏远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而联想也将持续推进智慧教育,致力创造四大价值。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刘晓林说,联想未来将继续:
在社会层面,推动教育信息化向2.0迈进,消除数字鸿沟,推动教育均衡、公平和边远贫困地区脱离贫困;
在行业层面,持续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智能化变革;
面向广大学校,帮助解决日常运维管理难题,彻底解放教学生产力,提升教学效率;
面向广大学生,通过科技给他们带来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乐趣,帮助他们实现人生梦想。
在写给联想集团叔叔阿姨们的信里,鲁怡君这样写道:通过平板我更全面地认识了世界,世界这般广大,这般美丽,还有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而联想的智慧教育团队的目标,正是要为更多的鲁怡君往井下打了光,丢下绳子,为每一个神州大地上的所有孩子,都带去希望的光亮,让每一个被钉死的倾斜的教育天平上,带来螺丝松动的声响,让更多的孩子,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走到更美好的未来。
虽然道阻且长,但这样伟大的机会,是时代赋予联想的责任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