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孩子已经长大的现实,不能仍然当他是小孩子,过分保护或缺乏民主气氛。主动放下父母的架子,把孩子视为一个与自己一样有发表意见和想法权力的独立个体,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对孩子自己的事,如服装打扮,业余爱好,朋友选择不过多干涉,更不能私拆孩子信件,偷看孩子日记或偷听孩子。父母可以就一些问题提供建议,但并不一定要孩子接受。
家庭的一些重大决定,如购买贵重物品,度假地点的选择,孩子升学等问题,家长应主动征求孩子的意见,共同协商,让孩子觉得家长已经把他当成大人了,独立的自豪感和成人感便会油然而生。
此外,还可以就一些孩子关心的问题,如友谊、爱情、人生等,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推心置腹的谈话,通过自己的经历与体验告诉孩子一些人生的道理,让孩子学会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家长容易感受到,孩子进入初中后发生了很多变化,特别明显的一点是:不再像小时候听话。然后冠之以“青春期叛逆”。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觉得孩子就是处处和自己做对,怎么说都不听,怎么做都没用。父母想要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得当,教育有效,需要先了解为什么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有这些变化。
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处于平衡状态。但青春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身体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并达到成熟水平。但心理发展则相对较缓,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因而,青春期的学生就处于一种身心不平衡状态,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
家长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绑架孩子的意愿时,就有可能造成曾经听话乖巧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就变得问题行为众多!因为当孩子小时,面对父母认真学xi、遵守纪律、学xi艺术等等(这里并不是说这些教育内容本身不好,只是孩子会有自己的意见,如果孩子是被灌输接受,就很可能为将来变成反作用埋下隐患。)“谆谆教诲”时可能会有自己的不愿意,但父母只会用自己的“恩威并施”强迫孩子去接受,而孩子年幼时也无力抗争,只能被动接受,因而在孩子小时没有表现什么不妥。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身体的迅速发育让他们在体形上达到成人水平,产生一种“成人感”,让他们觉得自己能与成人平起平坐,这时,小时候潜藏在心里对父母不满的意见就可能爆发出来,成为发展为问题行为的重要导火索,与父母对抗强烈。
长沙南图青少年教育信息咨询中心
1889039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