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拥有高超算法和庞大数据,还得懂医生、懂临床、懂医院
全文5428字,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单篇后可畅读全文,点击小程序限时免费阅读,也欢迎参与文末评论。
2018年4月2日,广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手术室的过道上,智能物流机器人“小易”正在为一台手术运送手术器械。医院难落地,将产品商业化的愿望却很迫切,医疗ai企业陷入两难局面。图/视觉中国
文|财新记者 邸宁 实习记者 李宓
“现有的许多ai产品,实际是用ai技术解决医疗体系内单点效率问题,伴随整个行业进入深水区,一定是以医学为基础的医疗ai企业才适合生长。”谈及医疗ai行业发展,上海域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世威对财新记者表示。
域唯医疗成立于2018年,在医疗ai赛道上,这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时间点。自2015年起,中国医疗ai企业在影像识别、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疾病预测等领域全面播种,历经近五年,却未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2013 年,ibm的waston人工智能系统率先在全球应用于肺癌治疗,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想象空间被开启。在中国,上百家初创型ai企业获得百亿级融资,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试水,飞利浦、ge医疗、西门子等传统医疗设备巨头则走向全面数字化转型,以人工智能带动医疗体系变革的希望被技术和资本点燃。
然而,最先传来的是坏消息。自2017年起,“行业标杆”waston肿瘤诊断系统因诊疗效果不达预期,被全球多家医院取消合作,随后,ibm医疗部门大规模裁员、waston在测试方案中对医生提出危险治疗建议的信息接踵而至。医疗ai不仅未能达到预期,反而令人怀疑,是否营销意义大于实质效用?
中国情况亦不理想。以行业最先切入的影像识别领域为例,在经历三甲医院跑马圈地和海量数据打磨后,ai影像识别仍然只停留在提升医生工作效率的初步阶段,产品的同质化和碎片化没能带给医院付费动力,企业前途未卜。
在6月10-12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主任卢清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人工智能还存在很多缺陷,例如深度学习方式达到天花板、难以建造符合临床医学规律的数据模型,此时大规模临床应用会引起风险。
医院难落地,将产品商业化的愿望却很迫切,医疗ai企业陷入两难局面。
“这是一个悖论,医疗ai公司是科技公司,人力成本和估值都非常贵,但是他们生产的产品‘锦上添花’,解决了医院的效率问题,却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或没能解决医院刚需。定价较高才能覆盖成本,再加上公立医院招标流程缓慢,为支撑估值,医疗ai公司往往面临非常大的商业化压力。”浩悦资本投资经理钱宇豪告诉财新记者,由于商业化不达预期,且同质化严重,行业内最初大批ai影像公司已遭淘汰,现有的几家企业融资亦遇困境。
来自毕马威的数据显示,十几家利用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满足中国精确诊疗的科技公司在2017和2018年融资约1.42亿美元。不过,包括数坤科技在内的多家企业都承认,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同行业中,没有人敢说自己已经商业化了。”一位医疗ai业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
未来的路要怎么走?试错之后,幸存者意识到,高门槛和专业性的医疗领域,不仅要求 ai 拥有高超算法和庞大数据,更要懂医学、懂医生、懂临床、懂医院。飞利浦大中华区副总裁、整体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陈胜裕对财新记者表示,在医疗场景中,需要把不同的设备、信息系统、人员以及针对临床应用的实际场景串联起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谁能把这个事情弄清楚,谁就能做得很好”。
打破门槛
中国医疗ai从影像识别起步。由于影像数据较为标准,且数据量庞大,为ai技术在医疗领域发挥作用提供基础。
数百家企业争先涌入赛道。继图玛深维、推想科技、零氪科技、汇医慧影、依图科技在内的初创科技公司入局,阿里健康也在2017年7月发布医疗ai系统“doctor you”,腾讯则于一个月后发布了首个医疗ai产品“腾讯觅影”,平安集团旗下平安科技从肺癌、眼底等领域切入ai影像。此外,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飞利浦、西门子传统硬件厂商也开启了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之路。
下一步,怎么走?
曾被资本看好的医疗ai,如今又面临资本的压力。除了估值不断下滑,医疗ai企业在既定的商业化路径上也似乎走进了“死胡同”。
如何吸引付费?
医疗ai进入深水区,除了在医学上蹚出可行之路,更重要的是找到能够变现的商业模式。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曾发布研究报告预计,通过在选定的医疗保健工作流程中运营人工智能平台,能使生产率得到显著提升,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定价至关重要,需要采用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明确证明双方的潜在投资回报率有助于维持市场增长。
(以上为内容节选,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单篇,限时有效)
热门文章:
药还怎么审
药房托管落幕
他们为何吃药成瘾
国产肿瘤免疫药圈地
肿瘤用药基因检测乱象
争议国家版辅助用药目录
带量采购动了医院的奶酪
一种误诊漏诊率近9成的疼痛
为什么每年走失50万老人?
压床:icu不能承受之重
死在旅居养老路上的老人
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
在中国研发孤儿药
百白破疫苗忧患
尘肺病案中案
变色的“淡蓝
罕见病移民
更多相关文章:
5g已在一些医院落地试点:到底能做什么?有哪些困难? [2019-06-11]
5g在医疗上的应用将推动整个医疗服务和生态的变革,未来将引起颠覆性变化。”中国卫生信息学会远程医疗信息化专委会主任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赵杰说。他是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分论坛“互联网医疗的未来”上作出这一表述的。
2019年6月6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四家获牌,标志着5g在国内正式进入商用元年。而在商业应用场景中,医疗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目前,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争相将5g应用试验落地,纷纷与全国不同省市的地方政府或省市级三甲医院进行合作,相互之间竞争态势明显。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政企客户分公司总经理戴忠介绍,5g规模化商业应用预计在2020年逐步成熟,中国移动在今年将在40个城市实现5g覆盖。在医疗行业的布局中,中国移动围绕区域医疗卫生、互联网医疗、智慧医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全国服务了1.5亿医患,覆盖了全国5万家医疗机构。
ai·医疗|ai药物发现公司晶泰科技b轮融资1500万美元 红杉领投 [2018-01-24]
人工智能技术已应用于药物发现,初创公司晶泰科技(xtalpi)获得1500万美元b轮融资,红杉中国领投,谷歌、a轮老股东腾讯跟投。目前公司累计融资超过2000万美元。
晶泰科技称,融资将继续用于算法的研发,日后或在深圳建设与计算交互的固相实验室,就药物临床前研究环节继续向上下游延展业务。
晶泰科技方面称,看好领投方红杉资本在医药领域的布局,后期或有所协同;选择谷歌和腾讯作为投资人是因为双方理念吻合,这两家公司认同晶泰科技用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方式提高研发效率的发展方向。
ai·医疗|资本追捧医疗ai影像识别 汇医慧影完成逾2亿元b轮融资[2017-10-26]
在医疗ai的细分服务中,“帮医生看片子”的影像识别领域聚集了最多的公司,也最早获得资本青睐。10月25日,医疗ai企业汇医慧影完成b轮融资,融资规模超过2亿元,创下国内医疗ai影像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此轮融资由达泰资本领投。在此之前,汇医慧影曾在2015年12月获得水木易德投资的5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16年10月获得蓝驰创投数千万元a轮融资。
该公司并未透露具体估值。汇医慧影创始人兼ceo柴象飞对财新记者表示,此轮融资的金额在2亿元以上,公司管理层仍保持绝对控股,融资中不包含任何业绩承诺及对赌协议。
阅读以上精彩文章,请关注财新网。
责编|任波
版面|刘登辉 王礼钧
本文首发于财新网
我们坚持并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授权、投稿及爆料请联络财新健康管理员
邮箱:denghuiliu@caixin.com
商务合作:fiona 1861289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