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结构特性不能在密封压力及其它外界因素作用下保证密封稳定性。为抵抗密封介质压力,密封材料还应当具有固体性质,即具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形状不变及阻抗变形的能力。因此,理想的密封材料应同时兼有液体和固体的性质。
对密封材料越来越苛刻的要求,要求使之具有一些相互矛盾的性能,这对于单一材料来说往往是满足不了的。把一些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起来,取长补短。开发研制新型复合材料,显然代表着密封材料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近代工程的迅速发展,高温密封、低温密封、超低温密封、高压密封、高真空密封、高速密封以及各种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性介质、含有泥砂等悬浮性颗粒介质的密封问题相继产生,对密封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密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及长久的使用寿命,除了应具有合理的密封结构及制造工艺以外,更主要的是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材料。因此,对于密封装置来说,如果说结构是先导,工艺是保证的话,材料则是基础。也就是说,密封材料才是保证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密封水平的进步与密封材料的发展一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对密封介质作用的稳定性
在密封装置中,密封材料的工作能力首先是由密封介质中材料的稳定性所决定的,密封材料在密封介质中的稳定性是包括多种特性的综合判据。首先,它必须以密封材料与密封介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为前提。其次,密封材料还要具有对接触应力松驰和蠕变的稳定性。密封材料的蠕变会导致密封件从密封间隙中被挤出,并伴随着产生密封应力的松驰,从而使漏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