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最初是用点燃木材照明,后来逐步发展为用油灯、汽灯、电弧灯、碳丝白炽灯、高压汞灯,现今道路照明主流光源为高压钠灯。基于全球性节能减排政策,部分新型节能光源(如lvd无极灯、led灯和新型索明氙气路灯)也已逐步应用到道路照明工程中,并发展迅速。1558年巴黎街道上设置了装有松脂或木条的容器,天黑时点燃松脂或木条照明。1667年冬季,在一些街道上改用油灯。1806年,美国巴尔的摩城的街道用汽灯照明。1890年上海开始在街道上使用白炽灯。各国除在城市道路上采用沿路设灯连续照明和在部分高速公路或交通量很大的公路上采用连续照明外,在一般公路上,由于经济效益问题,多不采用连续照明。
驾驶员在夜间是借助于障碍物及其作为背景的路面两者的亮度对比来察觉前方道路上有无障碍物。路面平均亮度升高,察觉障碍物所必要的亮度对比变小,障碍物容易被发现。路上的物体、行人等的亮度如果比背景暗,驾驶员就只能见到它们的轮廓,即为轮廓辨认。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只关心前方有无行人或障碍物,无须辨认出是谁或何物,所以道路照明一般只需使路面具有一定亮度,增大物体与路面亮度差,驾驶员能轮廓辨认人或物即可。若物体的亮度比路面亮度大,驾驶员在较暗的背景里可见到一个明亮的物体,即为逆轮廓辨认。路上的导流交通岛,需要便于驾驶员辨认,所以增加其表面亮度,使能逆轮廓辨认。当物体向着视线的一侧亮度较大时,驾驶员只能辨认该侧表面细部。要提高驾驶员对细部的辨认能力,可通过道路照明增大物体表面亮度或使亮度变化。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动脉。主照明为路灯,满足行人、车辆夜间行动。庭园灯、景观灯与路灯形成立体的照明模式,增强道路装饰效果,美化城市景观,也可弥补路灯照度的不足。
在城市的机动车交通道路上设置照明的目的是为机动车驾驶人员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以求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犯罪活动和美化城市夜晚环境的效果。在人行道路以及主要供行人和非机动车使用的居住区道路上设置照明的目的是为行人提供舒适和安全的视觉环境,保证行人能够看清楚道路的形式、路面的状况、有无障碍物;看清楚同时使用该道路的车辆及其行驶情况和意向,以便能了解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方向、判断出与车辆之间的距离;行人相遇时,能及时地识别对面来人的面部特征并判断其动作意图,方便人们交流,并能够有效防止犯罪活动;此区域的道路照明还能对居住区的特征和标志性景观以及住宅建筑的楼牌楼号进行适当的辅助性照明,有助于行人的方向定位和寻找目标需要;另外,居住区的道路照明有助于创造舒适宜人的夜晚环境氛围。
折叠亮度水平
道路平均亮度按道路等级有不同的亮度要求。一般快速路和主干道沥青路面都需要2cd/m2以上的亮度要求。次干道和辅助道路或小区道路要求相对较低。具体可以参照现行道路照明设计规范。
折叠平均照度平均照度指路面所有照度的平均值,是照明强度单位,一般用lx来表示。
折叠眩光道路照明应努力在不舒适眩光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用g值来表示。一般情况下,g=7(g=1将令人无法忍受,俗称光污染)。
折叠视觉诱导要让驾驶员在一定距离外能立即辨认出这条道路的方向,特别是他自己要走的那条路的方向。
led照明
2009年初,为了扩大内需,推动中国led产业的发展,降低能源消耗,中国科技部推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方案,该计划涵盖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21个国内发达城市,随即,以led道路照明工程全面展开,并取得预期效果。
2009年4月,科技部于启动了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工作。为进一步了解各试点城市的工作进展情况,支撑下一阶段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工作,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受科技部高新司委托,拟于2010年7月-9月对十城万盏试点城市的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分析调研。
云南亚明照明有限公司
1898728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