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指导+挂村联系
直接联系服务薄弱村全覆盖
选派优秀干部支持本市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是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重要举措,也是充分总结和借鉴本市近年来积极选派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到村任职,以及“援疆”“援藏”等选派优秀干部的成功经验之上,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并被列入《2019年上海市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之中。
为切实做好选派优秀干部支持本市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工作,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农业农村委共同印发《关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选派优秀干部支持本市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工作的通知》。明确面向全市527个经济相对薄弱村(以2018年数据统计确定),从市级机关、市属国有企业和各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干部支持其发展。其中市、区共同选派200名优秀干部到200个薄弱村任驻村指导员,其余327个薄弱村选派挂村联系员,实现直接联系服务薄弱村全覆盖。目前,各相关区已完成了200名驻村指导员集中报到,并派驻到村。
驻村指导员入驻乡村后,将在乡镇(街道)党(工)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包括宣传贯彻中央、市委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指导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建引领村级治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发挥本单位优势,帮助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等。为加强驻村指导员的管理和联络,还在市农业农村委设立了驻村指导员管理办公室,6个涉农区也分别建立了驻村工作组,协助开展驻村指导工作。
市、区、乡镇三级联动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2013年到2017年,本市开展了第一轮农村综合帮扶工作,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上海实际的开发型“造血”帮扶新路子,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去年起,本市启动了新一轮农村综合帮扶工作,在继续开展资金、项目帮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选派优秀干部参与农村综合帮扶工作。推进会上,张国坤介绍了本市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孙甘霖就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开展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并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来自市民政局慈善事业处的市选派驻村指导员代表,金山区委组织部、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先后作交流发言。
张国坤指出,选派优秀干部支持本市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是市委、市政府的明确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需求,更是农村基层的殷切期盼,这项新的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目前上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反映最突出的依然是在农村,特别是纯农地区以及经济相对薄弱村,仍然是上海实现乡村振兴的短板,急需“补齐”。
张国坤强调,选派优秀干部支持本市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既要“扶志”更要“扶智”,要聚焦相对薄弱地区,积极回应基层需求,通过将中心城区、市属国企、市级机关以及各涉农区的优秀人才派到农村,发挥个体和单位的优势,将各个领域的资源、理念、经验输入到农村,真正体现城市支持农村。
“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能否落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孙甘霖对现场的200名驻村干部提出了四点希望:要切实加强学习,在学习中找方向、悟方向;要掌握工作方法,把农村当作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要密切联系群众,说群众听得懂、群众爱听的话;要严格遵守纪律,牢记党员身份,“讲原则不破坏规则,讲感情不讲私情”。此次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驻村指导员,就是要通过向薄弱村“精准派人”,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增强基层乡村振兴力量,实现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为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农村基层和群众、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组织保证。
文字:欧阳蕾昵
供图:陈佳晨 杜洋域
微信:shac021
微博:上海三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