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银是贵重金属,硬度适中,具有延展性,易捶打成形,又有亮丽的天然色泽,且不易氧化变色,是制作工艺品的良好材料。
我国的银器制作出现在商朝,到了西周,银器制作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的银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比以前有了明显变化。
唐代国人对银的崇拜与追求可以说达到了狂热程度。其原因在于人们对银这种贵重金属价值的认可。当时的银制品深入社会各界,皇室及宗教界上层人士更为器重银器。此时的银器不但数量可观,制作工艺也达到另一个高峰。
宋代银器从宫廷走向民间。明清两代,中国的银器制作技术不仅在质量上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在工艺上也创造出了许多新的技法,这个时期所制作的银器,精致、端庄、典雅,其器形也更加多姿多彩。比如实用器皿等,因而深受皇室贵族、庶民百姓的喜爱,被视为富贵的象征。
银壶是由纯银所制,由银壶盛放过的水会释放微量的银离子,一升水中只要有五百亿份之一的银离子,就足以使细菌无法生存。用银壶盛放过的饮水,可以保持几个月不腐败。银离子所拥有的杀菌效果甚至比许多专业的杀菌藥都更有效,所以不用担心用银壶泡水是否健康,现代医学表明的数据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这也是许多古玩,收藏家看中的,不然银壶的市场也不会这么走高。
“银壶煮水泡茶可使水质柔薄爽滑犹如丝绢,口感喉韵更为细腻、柔软、甘甜、滑顺、圆润、饱满,不仅扬香性茶之气,亦可醒普洱茶抑或铁观音之味觉,这是其他器皿难以媲美的”有个大师这样说过。因为银壶本身的化学性质也决定了它作为茶之父的尊崇地位。
如何检验一把上好的手工银壶
其一,壶嘴、壶口与壶把顶部应呈三平,或虽突破三平但仍不失稳重,唯把顶略高;
其二,对侧把壶而言,壶把提拿时重心垂直线所成角度应小于45°,易于把握重心;
其三,出水流畅,不漏水,壶嘴可断水,无余水沿壶流外壁滴落。
“汤沸”和“急须”
“汤沸”和“急须”在日文中都是茶壶的意思,“汤沸”是煮水用的大壶,“急须”是泡茶用的小壶。
汤沸的外形和我们平时用的烧水壶基本一样。比较特殊的是急须小壶。急须壶多采用左侧把的形式,壶把和壶身成九十度角,同时壶把和壶嘴间也成九十度角,方便使用人右手持握。
由于壶把和壶身有距离,持握时不似大部分的弯柄壶那样要小心防止烫伤指背,这种款式的急须壶是日本极为流行的款式,也叫横手急须。
除此之外,还有壶嘴与把手成一百八十度角的弯柄设计的急须壶又被称为后手急须,以及与中国提梁壶类似的提梁急须壶,又叫上手急须。
遵化市魏永利金属工艺品有限公司
13103259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