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腾讯觅影新添青光眼筛查功能,基层社区成为AI深根大方向

2019/6/21 15:46:56发布53次查看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仅次于白内障,相对于可手术复明的白内障来说,青光眼导致的视力丧失却是不可逆的。中国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原发性青光眼患病率约为3.8%,预计2020年40岁以上的青光眼患者将达到2100万。
然而,国内患医患对于青光眼的筛防意识并不强烈。在初次诊断时,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中有75%的病例已经处于中晚期,造成不可逆性视力损失甚至致盲,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
青光眼并非绝症,事实上,只要患者能够及早诊断,对症下药,及时踩住刹车,损失与失明皆可避免。所以,加强居民青光眼筛防意识,提高医生诊断质量成为遏制青光眼发展的关键一步,而在此处,人工智能可以发挥极大的价值。
社区青光眼防治插上“智能翅膀”相对于其他疾病,眼科疾病与人工智能技术有着天然的契合点。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组组长王宁利教授在采访中指出:“眼科疾病与其他疾病有着不同之处,大部分眼疾都是可控的,而只需要一张眼底照片,80%的眼疾都可诊断。同时,眼底照片的成本远低于肺部、脑部影像的成本,这给予了人工智能公司更多的数据以完善其算法的可靠性。”
去年11月16日,腾讯与同仁医院王宁利专家团队共同启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青光眼联合科研。通过对大量学科知识、临床数据以及专家临床经验的深度学习,“腾讯觅影”青光眼筛查功能建立起了专业的诊断模型,实现对眼底视盘与视杯区域高精度、像素级的分割,智能化精确计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杯盘比等参数,辅助医生实现快速且稳定的临床参数计算,从而实现对青光眼,尤其是早期青光眼,进行高精度智能判别,有助提高青光眼筛查的效率,弥补青光眼诊断专家稀缺的问题。
半年耕耘,“腾讯觅影”青光眼筛查功能正式发布腾讯与同仁医院王宁利专家团队在合作签约后的半年内不断为觅影算法提供支持,使算法的性能不断上升。6月16日,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年会举办期间,腾讯与同仁医院王宁利专家团队公布了双方联合科研的最新成果: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医生对早期青光眼进行智能筛查,在患者视力受损前进行识别,确保青光眼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准确率超过了95%,这项功能已在“腾讯觅影”正式发布。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组组长王宁利教授指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青光眼防治的关键。但由于青光眼隐匿性强,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加上我国眼科医生不足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原因,青光眼早期诊断面临挑战,人工智能辅助则为青光眼防治带来了新思路。
腾讯医疗健康副总裁王少君表示,在人工智能与远程诊断的技术的帮助下,基层医疗机构也有望具备开展青光眼检查的条件,方便老百姓就近筛查、复查,这将有助缓解专业眼科医生不足的问题,扩大青光眼疾病筛查覆盖面,帮助患者更早发现病情。
在腾讯优图实验室的支持下,“腾讯觅影”青光眼筛查功能采用了领先的无监督域自适应技术,增加深度学习模型在多中心图像上的泛化能力,有效地解决了临床测试中模型性能下降的问题。同时腾讯优图实验室还设计了基于多模型级联的空间注意力机制,将临床青光眼专家关注的重点区域相关权重进行增强,提高模型输出的可解释性,最终提高青光眼识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觅影”逐步落地全国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只需要数秒,即可初步判断被检者是否存在眼底疾病,这将有助缓解专业眼科医生不足的瓶颈,开启眼底疾病的基层筛查新模式。目前,“腾讯觅影”眼底智能筛查系统已与全国30多家医院联合进行验证,并在广东,山东,四川,广西等多个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地试点,目前已筛查超过6.5万人。
在“腾讯觅影”的辅助下,眼底疾病筛查的工作流程得以优化: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或院外筛查机构拍摄眼底照相,“腾讯觅影”眼底智能筛查系统通过远程技术智能分析,并自动输出评估报告,辅助提升诊断效率,并最终由眼科医生审核完成检查。这意味着专业眼科医生可以在“腾讯觅影”的帮助下,通过远程诊断技术服务为基层及社区提供更广的筛查支持。
事实上,眼底筛查除了用于青光眼等常见眼底疾病的诊断,部分心脑血管病,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的早期筛查都可以通过眼底检查进行。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与眼底疾病的社区、基层筛查结合空间巨大,眼底疾病的社区ai筛查有望成为一种高效、便捷的疾病管理模式。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