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出国留学的“黄金时间窗口”,到底在何时?

2019/6/17 16:06:50发布49次查看
互联网第一留学公开课:留学爆米花专业留学服务平台:信息/攻略/咨询/办理关注微信订阅号:留学爆米花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叁里河,作者吴锦清
到底什么时候出去才是最好的?
前段时间,“剑桥大学接受中国高考成绩”的消息让很多学生和家长振奋,随后伯明翰大学、卡迪夫大学等多所英国大学也表示接受中国考生用高考成绩申请。
但用高考成绩直接申请英国大学,无论从难度还是合理程度上都是值得商榷的。
先来看英国高校对高考成绩的要求。剑桥大学要求高考成绩在省排名前 0.1%,同时参考学业考试和会考成绩。
如果申请专业对科目比如数学有要求,则数学成绩同样需达到标准;伯明翰大学要求高考总分80%以上;卡迪夫大学要求高考总分不低于80%,并对高二、高三总成绩也有规定。
另外,有些大学不接受高考成绩申请医学、牙医等,有的仅接受北京、上海、广东考生。
正如剑桥大学校长斯蒂芬·图普在北大发表演讲时所说,“成绩并不是影响录取结果的唯一要素”。
剑桥还会在面试时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综合评估,看学生的逻辑和思维方式是否符合专业基本要求。剑桥还鼓励申请者取得更多的资质,比如奥赛、sat等。
除了成绩和综合能力的考验,高考与国外本科之间“无缝”衔接,对学生融入也是挑战。
比如美国本科,因为鼓励通识教育,前两年基础课非常多,同时还得适应环境、参加社团、交新朋友,学生压力非常大。英国本科甚至只有三年,压缩之后的强度更大。
同时,很多本科留学生虽然雅思托福成绩足够,但口语和写作仍是弱项。因为语言问题不能适应课堂教学、作业、考试,跟不上学习进度,导致作弊现象越来越多。
《华尔街日报》曾对美国14所公立大学作弊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外籍学生特别是中国留学生出现代课、代考、作弊等行为的比例,远高于美国当地大学生。
100名外籍学生中就有5.1例。亚利桑那大学教授beth mitchneck认为,造成中国留学生作弊的根本原因是语言障碍。
类似的,明尼苏达大学也曾在教职手册里提到过 85% 的明大作弊案例归于非英语母语学生,主要原因包括了文化不适。
非主观意图上的“作弊” 尤其明显,例如对引用、共同创作、抄袭等行为界定都可能让留学生陷入困境。
还有因为无法融入带来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堆积导致心理问题,最终只能退学回国甚至自杀的案例也时常发生。
综合考虑k12阶段在国内形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以及出国之后在新环境中带来的适应成本,高考之后直接到国外读本科并不是最佳选择。
如果经济能力允许,可以选择提前去国外读1-2年高中,适应语言和文化环境。
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从教育阶段来看,本科学历出国留学的占比高达51.54%,位列第一。
其次是高中和研究生阶段,分别为29.79%和12.12%。相比2017年,2018年高中阶段出国留学的比例提高了9%,留学低龄化趋势明显。
对于一开始就按照留学路线来培养下一代的家庭,在目的地明确的情况下,越早进行适应就越能减少后面磨合期的长度及带来的颠簸。因此相比高三毕业,高二出国留学余地更大。
之所以如此,第一是因为在融入方面,高二申请国外高中比直接申请本科更从容,因为他们多了1、2年高中时间去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教育模式和社会价值观,对于essay、presentation等方式更加熟悉。
因为有当地高中的学习和生活背景,在申请院校时也更有竞争力。
在米兰读高中的留学生g向《福布斯》提及为什么自己选择高中就出国留学。她觉得高中经历的丰富性远远超过大学,大学比起高中生活更加标准化。
在高中时期出国留学,可以轻松与社交圈和文化外的人交朋友,在进入大学之前就能拥有国际交际圈。同时,她认为高中课程也有助于自己寻找未来职业方向。
在升学方面,高等教育之前的知识点在高二基本都已经学完,学生专业课基础比较扎实。
如果这时申请国外高中,经过国外课堂思维方式和语言强化后,冲刺top100大学的机会更大,非常适合国内成绩介于普通一本但又上不了北清交复浙等顶尖大学的学生。
但这个阶段出国仍然存在局限性。因为接受国内应试教育培养的时间过长,思维能力基本定型,对国外要求的批判性思维和学习方式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适应。
对于很多中国家长来说,“如果高考成绩不行或者上大学之后情况不佳,再考虑出国留学”的观念似乎是一种主流。
但这从本质上说,使留学更像是“补救”方案,是体制内路线临近失败之后作出的无奈选择,因此“出国” 本身成了目的,而不是解决教育的一种手段。
而想要更顺利地融入,可以考虑把出国时间提前到初三。
在适应上,初中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尚未定型,可塑性比高中生强,快速通过语言和生活关之后,进入大学时文化冲击更小。
初三学生已经接受完义务教育,对传统文化有了积累与认同,出现“文化断层”的可能性减少。
接受了国内基础教育特别是数理化科目之后,学生容易跟上国外课程,可以尝试更多国内没有的科目,比如戏剧、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
这时候学生就有更多精力放在语言学习和融入上,多参加体育、社团活动展示与锻炼自己。英国伦敦某私立女校校长给中国学生提出一条快速融入英国校园的建议,就是多参加课外活动。
在生理上,16岁的青少年开始进入成熟期,三观逐渐形成。这时的他们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如何拒绝和接受。
然而同样不能否认,初中生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养成不良习惯。《南华早报》曾采访一位15岁留学澳洲的香港男生,他说自己一抵达澳洲就开始想家。
文化、生活方式、老师、学习和朋友等各方面的问题都让自己很沮丧。“当我和我哥哥去澳大利亚时,我的父母认为我们真的很成熟,但我们不是。他们跟我们自己都认为我们知道如何照顾自己,但事实上我们不能,有时候我们感到很失落”。
初中之前,是否还有出国留学的黄金时间?从常识来说,越早进入一个教育体系就越快完成适应和进入状态,那么出国留学年龄应该是越小效果越好,但具体结果需要结合实际需求来看。
首先,小年龄段学生处在语言学习旺盛期,如果身处全英文环境,语言提升将非常迅速。
同时,这个年龄段学生处在思维开放的状态,更容易适应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进而在英文环境下养成思维习惯。用英文进行深度思考与交流,对融入西方课堂也更有利。
而小学出国的“试错”成本较低,开放性更大。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实在无法适应国外环境,仍然有机会转回国内接受教育,比起初中、高中阶段发现不合适想回国,时间和金钱成本都小得多,孩子也能更早地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
但同样,小学出国留学的弊端不可忽略。一方面,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足,此时骤然让他们接触西方文化,很容易造成“文化断层”,这种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后期很难弥补。
有小留学生在留学多年回国后吐槽,“我回家了,却觉得这不是我的家”。这也是为什么,在上海的国际学校里会有那么多的 abc 面孔,趁着暑假把孩子送回国内或者干脆整个小学阶段都在国内接受教育已经是很多移民家长的选择。
另一方面,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够成熟,从“家里什么都准备好”到“什么都靠自己”,对独立能力很有挑战,也很容易产生低落、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
来自英国服务公司board concern的james foucar表示,远离家庭对年幼的孩子特别困难,因为他们处于“无爱”的环境里。孩子可能会变得沮丧,逐渐发展出坚韧的“保护壳”而压抑真实的自我。
即便他们在寄宿家庭、学校能受到良好照顾,但感情方面仍有缺失,因此很多家长选择全职陪读。陪读除了需要大人付出时间、精力甚至感情上的牺牲之外,也有评论认为,这会削弱孩子的独立能力。
然而陪读已经悄然成风,陪女儿留学美国的上海妈妈jasmine sun表示,家长陪读可以随时观察孩子状态,及时关爱、指导孩子,这是寄宿家庭和老师无法给予的。
判断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要看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这两方面不够成熟,则需要父母陪伴,帮助孩子适应文化转折期。
如果家长不确定此时是否要送孩子出国,可以参加短期体验活动,帮助孩子提前体验国外教育模式,观察孩子适应情况再做选择。
出国留学并非一劳永逸,孩子出国之后更需关注他们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出国留学的时间点也有很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高二或是初三。
心理承受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是判断小年龄段学生是否适合出国留学的关键。
对于孩子刚进入入学年龄的八零末九零前一批家长来说,迈入中产,却遇上了教育资源空前不均衡的时代,同时又有比国际学校、创新型学校和留学等上一代人不曾有过的选择(或者有过,但难以负担),使得子女教育的选择组合无比丰富,也充满了风险。
在上一代人眼中作为教育终点的留学,只要条件允许就一定选择留学。而在自身本就经历国外生活的新新家长眼中已经只是通往教育成功的一种手段,何时留学或留不留学都是需要可以探讨的。
所以,二三十年前“在国内苦读,学好英语出国读书”的留学观已经被 “长期规划、处处讲究投资最大化” 的观念所代替,北上深的家长从孩子出生前就试图为子女做好一条最优的教育路线,并甘愿为此投入最多的资源。
留学这种教育形式也随之被改变,比如门槛下降、成本下降、文凭含金量也下降,计划提前、年龄提前、父母的烦恼也提前了十几年。
所有人都有一种紧迫感,在体制内体制外、中文教育英文教育之间犹豫不决,既想要鱼和熊掌兼得又怕为了芝麻丢掉了西瓜。
获取成功申请案例,办理2020年留学申请添加微信号:bluerockman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