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白质
蛋白质是体现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它不但是一切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还是新陈代谢过程中调节和控制生命活动的物质。由此可见,蛋白质是水生动物需要的营养素中最核心的要素,它直接关系到水生动物的生命、生长和繁殖。因此,探讨蛋白质与水生动物营养的关系极为重要。按干物质计算,黄鳝体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70%,在水产品中名列前茅。饲料中缺乏蛋白质对于动物的健康、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动物体储备蛋白质的能力极其有限,在最良好的营养条件下,动物体蛋白质储备量亦不超过体蛋白总量的10%;而且当摄食的蛋白质减少时,储备蛋白将很快被消耗殆尽。所以,必须经常由日粮供给动物适宜数量和品质的蛋白质,否则很快即会出现氮的负平衡,从而危害动物健康和降低生产性能。黄鳝对蛋白质最适需要量,是指黄鳝达到最大生长所必需或机体蛋白质达到最大存积所必需的蛋白质最低摄取量或饲料中所必需的最低蛋白质含量。黄鳝对蛋白质的营养需要量一般在35%-45%。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时,不仅不能增加体内氮的沉积,反而会使排泄氮增加,即大量蛋白质被用于异常代谢和由尿排出,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生物学价值降低,造成饲料浪费。
鱼类的必需氨基酸经研究确定有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等10种氨基酸。如果饲料中缺乏非必需氨基酸,势必要用必需氨基酸进行合成。非必需氨基酸胱氨酸缺乏时,只能通过必需氨基酸中的蛋氨酸进行合成;酪氨酸缺乏时,只能通过苯丙氨酸进行合成。一般来说,鱼类的日粮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大致是40: 60。这一点,在配合饲料中要一并考虑,即 当饲料中非必需氨基酸不足时,应相应增加适量的必需氨基酸。
2.脂肪
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供给机体热能。脂肪是组成细胞原生质的成分,在所有细胞中都是不可短缺的组织成分。水生动物体组织细胞不能合成某些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而这些脂肪酸却又是保持动物体正常组织细胞结构所必需。因此,这些脂肪酸必须由 饲料脂肪提供或在体内由 特定脂质前体物转化而成。各种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胡萝卜素等,不仅必须首先溶于脂肪而后才能被吸收,而且吸收过程还需有脂肪作为载体,因而若无脂肪参与将不能完成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过程,从而导致脂溶性维生素代谢障碍。通常植物性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除亚油酸以外,动物在形成机体新组织和修补旧组织时,脂肪可以由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转化而成。有数据表明,试验池中常以3%的植物油拌入动物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饲料转化率和饵料系数均明显地优于对照池。同时,脂肪储存的多少,对于黄鳝越冬和翌年的复壮至关重要。脂肪酸极易变质,脂肪酸氧化后产生一定的毒性,因此,含有油脂的饲料应经塑料袋密封后,放于阴暗凉爽处。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植物性饲料的主要成分,按营养生理的功能作用可分为四组:
①可溶性单糖和淀粉。该组的特征是能溶于水和稀酸,极易被动物消化和吸收。吸收过程:先由胃酸和淀粉酶等消化酶水解成单糖(葡萄糖)后,被毛细管吸收输入肠壁,供机体利用,提供机体所需热量。如有多余,则呈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肌肉和肝脏里,一旦需要即分解成葡萄糖作为能量输出。同时它们也是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机体的组织成分。糖和淀粉的存在可缓和蛋白质的分解转化,具有储存和节省蛋白质的作用。饲料配方中,不得以高价质去代的蛋白质去代替廉价的碳水化合物。
②半纤维素。半纤维素是位于植物细胞内容物与细胞壁中间类型的物质。植物茎叶和谷物外皮及糠麸含半纤维素较多。黄鳝对半纤维素的消化率很低,不需要专门加入。
③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除了禽畜之外,其他动物是难于消化的,黄鳝就更是如此了。
④木质素。木质素多存在于稻壳、麦秸、稻草、花生壳等植物废料之中,有碍于机体内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的作用,不可用作黄鳝饲料。
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随鱼的种类而异,一般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肉食性鱼类为高。许多适应草食性饵料的鱼类(如草鱼、鳊和鲂)具有淀粉酶和极少量纤维素酶,因此,能部分消化生淀粉和极少量的纤维素。典型的杂食性鱼类(鲤鱼、罗非鱼和鲫鱼等)其消化管中淀粉酶的活性很高,能较好地消化高碳水化合物饵料。肉食性的虹鳟、鳗鱼等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和耐受能力远比草食性、杂食性鱼低。肉食性鱼类经过长期的高碳水化合物饲料的饲养,会造成生长障碍、高血糖症及死亡率增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肉食性鱼类消化管内的淀粉酶和麦芽糖酶的活性较低,难以消化吸收淀粉质多的饲料,同时由于饲料淀粉质多也影响对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使,其减低。黄鳝是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在人工驯化条件下也食植物性饲料和配合饲料,但从黄鳝消化道的特点看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其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适宜含量一般为10%-30%,纤维素含量小于5%。
4.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须由饲料提供。动物体对其需要量极少,所以一般都以微克或毫克计量。对于不能测定重量的维生素,则用国际单位(iu)表示。维生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和控制动物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生理活性。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其机体内不能合成,或虽然能合成,却不能满足功能之需,必须从饵料中摄取。动物体内一旦缺少某种维生素,就可能导致代谢紊乱,体液失衡,肌体失调,生长抑制,甚至死亡。
(1)维生素a
维生素a是不可能在动物体内合成的,必须从饲料中得以供给,且只能从动物性饲料中提供,如:鱼粉、鱼肝含量极丰富。植物饲料中,不直接含有维生素a,但如植物中含有胡萝卜素,动物可在消化胡萝卜素的过程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
维生素a有维持动物上皮细胞健康的作用。维生素a缺乏时,上皮细胞可发生角质化,黄鳝也患维生素a缺乏症,其表现形式多数为尾端的角质化坏死。
(2)维生素d
维生素d能促进动物体内钙、磷的吸收,直接关系到动物骨骼的发育。维生素d缺乏时,动物会发生佝偻病、骨骼、溶骨症、骨骼钙化不全等病症。喜欢晒太阳的动物一般不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而黄鳝生性畏光,不可能由日光的作用带给它维生素d,易发生骨骼弯曲的病症。在市场上常可发现身体折叠式弯曲的畸形黄鳝,就是患了维生素d缺乏症。这就要求所配黄鳝饲料中,务必补充维生素d。
(3)维生素e
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较为广泛,除有抗不育、维持正常的繁殖能力外,主要是作为抗氧化剂,使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免受氧化,从而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正常功能;保护红细胞膜,使之增加对溶血性物质的抵抗力;同时还能保护巯基不被氧化而保护许多酶的活性。此外,维生素e尚参与调节组织呼吸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并促进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促性腺激素的产生。维生素e同硒与胱氨酸的共同作用,可预防肌肉营养不良所带来的表皮渗透失衡。人工配合饲料中的抗氧化剂也可采用维生素e。对于黄鳝来说,维生素e是具有多种功效的。
(4)维生素k
维生素k 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参与氧化还原过程,缺乏时肌肉中的三磷腺苷和磷酸肌酸含量减少,三磷腺苷的活力下降;维生素k能增加胃肠蠕动和分泌功能,缺乏时平滑肌张力收缩减弱,同时,维生素k还可预防感染。一般来说,作为变温动物的黄鳝是不可能大量出血的,因为变温动物具有凝血很快的特性。但是在高密度养殖状态下,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k,凝血酶原的合成受到抑制,即血液失去凝固特性,肌体一旦受伤,即引起大出血现象,甚至在肠道、腹腔等脏器内,也会发生大出血,例如毛细线虫在穿过黄鳝肠道进入腹腔时,就产生大出血。维生素k是促进凝血酶原合成的促进剂。试验证明,在因大出血而死亡的成鳝池中,加喂维生素k,2天后就再不见血液和死鳝了。
5.矿物质
作为添加剂的矿物质实际上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动物机体组织及细胞、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和促进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无机盐在动物体液内作为离子存在,与体液渗透的动态平衡和ph的调节具有直接关系,即无机盐与动物机体的构成成分是一种有机结合,故无机盐在动物机体的生化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黄鳝所需要的元素,有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个类型,常量元素如碱性元素钾、钠、钙、镁和酸性元素硫、氯、磷,微量元素铁、铜、铬、锰、锌、钼、硒、碘。矿物质是水生动物生长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一一旦缺乏则导致代谢紊乱,产生缺乏症。矿物质缺乏症的水生动物对矿物质的需求量很少(钙和磷例外),它们不仅可从饲料中获得无机盐,而且也可从水中获得,各种无机盐之间以及矿物质与其他营养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而这些关系都会影响到水生动物对某种矿物质的需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饲料和水中可溶性矿物盐均不足。水生动物可从饲料和水中获得无机盐,那么,一方含量高时,则可节约另一方中的含量,如果双方的含量均不足,或双方含量均足但有效性(溶解性)差,则可导致矿物质缺乏症。
②矿物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某一种矿物质含量过多,往往会影响到另一种或几种矿物质的吸收。
③矿物质与其他营养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他营养素含量的增加或减少,则往往减弱水生动物对矿物质的吸收。
钙、磷是动物肌体所需矿物营养中比重最大的成分,也是最重要的成分,其中有99%的钙和80%的磷构成动物的骨骼。它们均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且钙、磷之间是按较严格的比例互相结合的。如果钙、磷之间的比例失调,将导致其利用受阻,并影响到其他元素的作用。其直观病变主要是黄鳝骨质软化,体态瘫软,游动困难。由于野生状态的黄鳝密度低,较易获得钙、磷营养素,故很难发现骨质不钙化的现象,国内外也无这方面的记载。根据一般鱼类对钙、磷的比例要求进行模拟试验,配合饲料中的磷含量应达0.99%,钙含量应达0.35%才可满足黄鳝所需要求,其来源主要为骨粉、鱼粉、磷、钙矿石等。其中,以自制猪鼻骨粉和鱼头粉最佳。这两种自制粉,任意使用一种即可满足所需,而且可使黄鳝的增重提高6.0%。
[吉山花瑶头条号]钾、钠、氯是动物生化、生理平衡的必需元素,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软组织和体液中,直接维护和调节体液渗透压及体液容量的平衡。要达到理想的催肥要求,能量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在黄鳝体内显出营养平衡的合理分配,务必对体液(包括血液、胃液、胆液、胸液等)水分、电解质的酸碱平衡状态进行评估,为补酸或补碱的选定剂量提供较精确的数据,以达到综合反应过程小的全生理动态平衡。这一平衡的主导因素,就是钾、钠、氯的平衡。钠和氯离子维持着生命功能,而且以其浓度和正离子的穿透能力及输送功能来“调运”体液、水分,以维持渗透压、水分、电解质平衡。改变其一,则会引起细胞功能紊乱和水的分布障碍,最终导致肌肤内神经功能障碍,随即产生脱水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