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夏秋季养鸭怎样防鸭瘟?
解答: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特征型病变为食道、小肠和泄殖腔粘膜出血、坏死、溃疡,病程稍长者食道和泄殖腔粘膜表面形成黄白色伪膜。
1.流行特点。本病一年不同季节均可发生,以夏秋天易流行。鸭和番鸭对鸭瘟高度易感,鸡具有抵抗力。多发于成年鸭尤其是产蛋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病死率可高达90%,而1月龄以下的雏鸭,自然发病较少。鸭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鸭和潜伏期的感染鸭,以及病愈不久的带毒鸭(至少带毒3个月)。病鸭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源、用具和运输工具、鸭舍周围的环境,都可传播鸭瘟。鸭瘟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但也可通过呼吸道、交配和眼结膜感染。
2.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3-5天,发病初期,体温急剧高到43℃以上,病鸭精神萎顿、缩颈垂翅、食欲减少或停食,渴欲增加。病鸭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眼睑周围羽毛沾有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甚至眼角形成出血性小溃疡。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鼻腔流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嘶哑,下痢,排出灰白色或绿色稀粪。病鸭行动困难甚至伏地不愿移动,不愿下水,强行驱赶时,步态不稳或两翅扑地勉强挣扎而行。后期体温下降,极度衰竭死亡。急性病程3-5天,慢的可拖延1星期。少数不死的转为慢性,仅有极少数病鸭可以耐过,表现消瘦,生长发育不良。在初次发病地区,死亡率高达90%以上。
3.主要病变。头颈部肿大部位皮下有黄色胶冻样物;全身皮下、胸腹膜、腹脂等有散在的出血斑;食道、盲肠、直肠及泄殖腔粘膜有黄色或灰黄色假膜,假膜下有出血性溃疡。雏鸭病死后,食道和泄殖腔粘膜的病变不明显,可见到泄殖腔粘膜潮红、充血出血或被覆黄色的伪膜。肠粘膜常有出血,肝、脾有灰白色坏死灶。产蛋鸭的卵巢充血和出血,卵泡皱缩或破裂,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4.防治措施。加强隔离、消毒和预防注射疫苗是防控本病的关键。(1)选留无污染种蛋。病鸭和康复后的鸭所产的鸭蛋不得留作种蛋。(2)严防从疫区引进种蛋或病鸭,禁止到疫病流行地区放牧,严格做好检疫及消毒工作,定期用10%石灰乳或5%漂白粉液消毒场舍等。(3)加强饲养管理,夏秋天气温相对较高,注意环境卫生,在日粮中注意添加多维素和矿物质,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4)定期注射疫苗。每年春、秋两季,或者在20日龄与开产前后各进行1次免疫接种,每只肌注1头份鸭瘟弱毒疫苗。(5)一旦发现病鸭,应立即隔离,并迅速对未患病鸭注射2头份鸭瘟弱毒疫苗或0.5-1毫升鸭瘟高免疫血清,具有一定的效果。另外,也可以采用中药治疗鸭瘟,
鸭瘟特效药-鸭瘟怎么治-鸭瘟怎么预防-欧柯独特
---------------------------国内首款禽药加入萃取“莽草酸”的纯中药抗病毒药物。
1. 加入中药开窍醒脑药物,用药24小时改善大群精神状态,提高大群采食量。
2. 融合多个传统经典抗病毒组方,流感、新城疫无需辨认,一药解决。
3. 克服传统中药见效慢问题,10小时达到机体血峰浓度最高值。
4. 针对鸡鸭高致死流感,小鹅瘟,副粘病毒疗效显著。
5. 当前市面高效抗病毒药物,3天解决各种病毒混感问题。
纯中药提取物,无任何激素,出口鸡、合同鸡请放心使用。
【适应症】:
1:家禽流行性感冒,新城疫等,采食量减少,精神沉郁,鸡冠发紫,肿头肿脸,咳嗽,流泪,死亡等症。
2: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以及病毒病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的治疗
【成分】莽草酸 荆防败毒散提取物,绿原酸,退烧因子,乙基金丝桃素,杜仲提取物等。
【特点】
1. 国内首款禽药加入莽草酸的中药抗病毒药物,而莽草酸是目前抗击流感病毒高效的药物。
2. 传统中药工艺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纯中药高纯度提取物,经超微细胞破壁技术,低温临界萃取技术处理。
3. 绿原酸是金银花的萃取液,经提取单体后复配而成,配以甘草甜素可以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配灵芝多糖具有内外双重抑制入侵病毒的功效。
4. 乙基金丝桃素可刺激机体巨噬细胞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乙基金丝桃素属于人工合成的,具有比金丝桃素更高的抗病毒活性,增强了抑制病毒功效。
【用法用量】:本品100ml兑水300斤,全天量集中一次性投服,连用4天,无需加量
【包装规格】:100ml/瓶×60瓶/件
【技术服务】
当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时,请提前咨询是否可以混用,免费咨询电话: 刘朋
山东欧柯生物将协助我们的用户正确地使用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