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玻璃仪器基本操作方面差错
1.盛放试剂时,不了解试剂瓶的性质、用途及注意事项。随意盛放,不遵循固体试剂盛放广口瓶,液体试剂盛放细口瓶,酸性物质用玻璃塞,碱性物质用橡皮塞,见光易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的原则(如agno3、i2液等)。这样引起杂质或式量变化导致错误。
取用试剂时,不按照规定将瓶塞倒放在操作台上,致使试剂污染,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2.使用称量瓶称取试样时,不将称量瓶先在105°c烘干,冷却恒重后取用;干燥好的称量瓶用手直接拿来,而不是用干燥洁净的纸条套在称量瓶上来取用。导致称量瓶附杂,影响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3.在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溶液时,借助漏斗或其他容器引起标准溶液浓度改变或污染。
每次测定前不将液面调节在“0.00”的位置,滴定开始和结束后不按规定等1min~2min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溶液流下来以后才能读数,而马上就读数造成体积误差。
滴定时速度过快,使溶液成流水状放出,甚至接近终点时,滴定速度也不减慢致使滴定过终点造成检验误差。
读数时(无色或浅色溶液)不使眼睛的视线和滴定管内溶液凹月面的低点保持水平;有色溶液不使眼睛的视线与滴定管内溶液面两侧的高点呈水平处等,造成体积误差。
4.用洗净的移液管吸取溶液时,未应先用滤纸将尖端内外的水吸净,然后用所移取的溶液将移液管洗涤2~3次,以保证移液的溶液浓度不变。
移取溶液时,应用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拿住颈标线上方,将移液管插入溶液中,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会使管外沾附溶液过多,影响量取溶液体积的准确性;太浅往往会产生空吸。
放入溶液时,使管垂直管尘靠着容器内壁,让管内溶液自然地全部沿器壁流下,再等待10s~15s后,取出移液管,切勿把残留在尖的溶液吹出,因为在校正移液管时,已经考虑了末端所保留溶液的体积,否则就造成体积误差,影响结果的准确度。
实验仪器
教具自制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
要激发学生的个体的优势以改变应试教育同一化的模式,是每个学生的个体优势突显出来。而且自制实验仪器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猎奇的过程,只有兴趣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枯燥的知识变为生动有趣的劳动课的模式。而且在学具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失败的苦恼和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最终成功的喜悦。这对于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心理素质的增强,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教育功能,也是任何现成仪器所不具备和不能替代的。
实验仪器自制,是指在没有现成的商品化仪器可供购买,或虽买得到但买不起的情况下,寻找相关材料自行研制和制作符合教学要求的实验仪器。
其意义主要在于:
①过渡性地解决仪器资源不足,及原有旧仪器与新课程新教材匹配不良等问题,为有效地展开实验教学提供条件空间;
②也为开发出工业化商品化仪器创造条件雏形;
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教具(学具)自制活动,是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是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润宏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18014055898
中国 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