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也能致富!
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始终都是个消费者,美国经济学家认为,消费市场就是一个硕大的“金矿”。可遗憾的是,消费者却很少能参与消费利润的分配。因为这个金矿的财富是分散的,因此,出现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叫消费投资。
当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生产厂家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额,把企业利润的一部分返还给消费者。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同时变成了一种储蓄和投资。
第一关键词:三个阶段在消费,一个阶段在赚钱
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25岁之前是第一阶段,25岁至55岁时第二阶段,55岁以后是第三阶段。
这三个阶段都是在消费,而只有第二个阶段是挣钱阶段,其余两个阶段属于纯消费阶段。
因此,一个人想要富有,仅仅学会赚钱的本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学会自己的消费投资。
第二关键词:白天赚钱,昼夜消费
即使会赚钱的第二阶段,每天24小时当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8小时)在赚钱,其余时间都在消费。
例如:吃饭、交通、看电视、用电脑上网、睡觉盖的被子和家具等等,都是在消费。
第三关键词:20%一次性消费,80%日常消费
通常在消费的过程中只有20%的消费用于住房、交通工具等大额消费,例如:洗涤用品、化妆品、衣服、食物等,都属于重复消费品。
可是,多数人偏偏习惯将房子、车子视为一种投资,却忽视了80%的日常消费。而正是日常消费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财富。
第四关键词:1个人累计消费
按2010年北京市人均消费18165计算,一个人如果活到75岁,一生共累计消费136万元,其中80%(109万元)用于日常消费。
第五关键词:1个人消费产生的利润
假如传统企业将日常消费品卖给批发商,产生28%的利润,批发商再卖给零售商,又产生28%的利润,零售商再卖给消费者,在产生28%的利润,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累计产生84%的利润,仅商家赚走了消费者92万元的利润。
第六关键词:7口之家的消费利润
如果一个7口之家,每人寿命为75岁,至少被商家赚走了92x7=644万元,难怪中国老百姓总在温饱线上挣扎,好不容易解决了脱贫,奔小康同样有难度。
第七关键词:消费投资的回报
如果将一个家庭的消费,视为一种投资或理财,并加以控制和管理,那么,这644万元的消费利润,就会源源不断得返还给消费者。
其实,很简单:
只需要消费者把家庭开销中的一部分换个品牌用一用,因为产品品质好,你很自然的告诉给你的朋友们,他们因为你的告知聚集起来,共同加入这个联盟一起换品牌消费。
厂商感恩你的付出,把原来被中间流通渠道赚走的利润返还给消费者,这就是所谓的消费投资,开支变收入。
当美国经济学家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便在世界迅速地推广开来。
它将原有的商品流通环节:工厂-----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变更成:工厂-----消费者。
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把原来被中间流通环节赚走的利润返还给了消费者,这就是改变固有模式的魅力。
在出口、投资都萎缩的当下,13亿人口的消费已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拉动内需”的口号已经喊了几年,只有打破原有流通渠道分配方式,让消费者参与消费中的利润分配,让消费增值,开支变收入时,广大国民才会踊跃参与到消费中来,实现真正的拉动内需。
1.在商业运作中,有人赚钱就一定有人亏钱。那么有没有一种模式能让每个人都不亏钱?
2.在以往的模式中,都是商家赚消费者的钱,有能力的人赚没能力的钱,先来的赚后来的钱。有没有大家都能赚钱的模式?
3.有钱人越来越有钱,穷人越来越穷,能否打破这种局面,达到均富?
4.用劳动和时间去换取价值,但并没有人规定必须要辛苦的劳动才能换取价值。有没有方法让我们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更好的去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5.我们都在给老板打工,给有钱人打工。是否能让他们也为我们普通人打工?
当今社会,面临物价飞涨,工资不涨,人民币不断贬值,经济下滑。当下的经济学都不能改变如此现状……有没有一种模式能够打破当下局面?
给自己一个梦想!!!
感谢您的关注!
物联网的财富在向你招手
要了解更多物联网咨讯请搜索:
物联网物物地图生态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