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5g商用牌照近期发放
新华社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于近期发放5g商用牌照。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当前,全球5g正在进入商用部署的关键期。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我国5g产业已建立竞争优势。5g标准是全球产业界共同参与制定的统一国际标准,我国声明的标准必要专利占比超过30%。
在技术试验阶段,诺基亚、爱立信、高通、英特尔等多家国外企业已深度参与,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5g已经具备商用基础。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我们一如既往地欢迎国内外企业积极参与我国5g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共同分享我国5g发展成果。
可以预期,商用牌照发放后,5g将迎来一轮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这股热潮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少地区已经发布了重磅的5g基站建设规划;二是运营商也公布了百亿元级别的5g投资计划。
在地方建设热潮中,以上海市为例,上海目前已建设500个5g基站,按照计划,上海今年内将建成超过1万个5g基站,到2021年,全市将累计建设超过3万个5g基站。
广州、深圳等城市同样雄心勃勃。其中,广州计划按照“重点部署,连片覆盖”的原则,年内建设5g基站1万座,打造大湾区信息枢纽,力争今年率先实现5g试商用;深圳市工信局此前透露,今年全市5g基站建设总量约为7000个,加快开展5g商用试点。
浙江省则计划到2020年在全省建成5g基站3万个,到2022年建成5g基站8万个;作为浙江省会,杭州也已将5g基站规划、建设写入《杭州市加快5g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中,杭州也成为运营商抢先建设5g的重要城市。
截至目前,湖北全省已建设1361座5g基站,其中军运会57处场馆室内布线已完成。在站址、管道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今年武汉军运会开幕前将建设完成约8000座5g基站,年内计划完成基站建设1万余座。到2021年全省将规划建设5万座5g基站,实现武汉全覆盖,宜昌、襄阳、鄂州等有条件的地区主城区全覆盖。
5g采用的毫米波天然具有信号衰耗大、易受阻挡、覆盖距离短等缺点,因此为防止信号挂失,5g网络需要比4g更多的基站来中继信号,而小型基站则是5g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这些小型低功率节点可以部署在无处不在且与电网连接路灯杆上,因此路灯杆被视为改善5g网络覆盖范围有效且重要的手段之一,而智慧灯杆也被视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入口。
5g与路灯的结合主要具备五大优势:共享电源避免单独布线、安装密度高覆盖范围广、节省场地租用费用、与传感器及视频监控等智能设备无缝连接、为车联网提供网络基础设施。
此外,在运营商的投资热潮中,今年3月,三大运营商先后发布了2019年的资本开支计划,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其中,中国移动的5g支出将不超过172亿元,中国电信的5g支出预算为90亿元,中国联通的5g支出为60-80亿元,三家运营商合计不超过342亿元。
另一方面,运营商也加大了对重点城市地区的点对点投资,同样以上海为例,中国电信已经表态,未来3年,将投入180亿元资金,将上海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5g+光网”双千兆示范城市;中国联通也表示到2021年,将在上海投资150亿元,加大5g网络的规模部署及创新应用,全力助推上海打造“双千兆宽带城市”。
当然,不同于过去几代移动通信技术,5g商用之后,仍将长期与4g共存,两者共同发展。况且,5g的发展也离不开自动驾驶、超高清视频、边缘计算等行业应用的蓬勃,而这些行业应用的成熟还有待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