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
又名香白芷,能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可加入菜肴中,使菜肴美味可口。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禹白芷、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禹白芷主产河南禹州一带。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
白芷,又名香白芷,能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芷除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进而达到美容的作用,《本草纲目》谓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用白芷研成的细粉,就是白芷粉。 应用:白芷粉与白僵蚕、白附子、菟丝子等调制成面膜敷面,可收到柔面增白之效;与玉竹、川芎、防风等研成细粉,用食醋调成稀膏,可治疗黄褐斑。
面膜制作方法:
1、白芷嫩白面膜 用料:白芷粉1匙绿豆粉1匙 薏仁粉1匙 牛奶适量 做法:将芦白芷粉、绿豆粉、薏仁粉放入面膜碗中,用适量牛奶(或凉饮用水)调匀,敷于面部,15-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每周2-3次。 小智囊:绿豆粉有消炎解毒作用,薏仁粉可美白消斑,用牛奶将三者调匀,可加强祛黑色素的作用,并可去面部多余油脂,净白皮肤。
2、白芷消肿面膜 用料:白芷粉1匙 面粉1匙 黄豆粉1匙 做法:将白芷粉、面粉、橄榄油放入面膜碗中用适量凉饮用水调匀,敷于面部,15-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视面部肿胀情况定敷面时间,每次需间隔2天。 小智囊:黄豆粉维生素e的含量极高,可促进吸收,面粉也具有美白、收缩毛孔的功效,家里普通的食用面粉即可。此面膜可去风止痛、消肿、排脓
3、消炎祛痘面膜 材料:绿豆粉、白芷、珍珠粉、甘草、(蜂蜜、牛奶适量)各等量 制作:将取上以材料各适量,加入蜂蜜、牛奶和蛋白。 用法:敷20分钟然后洗去,一周1—2次。 用途:消炎祛痘,美白肌肤。
【调味品分类 】
中国研制和食用调味品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知识,调味品品种众多。其中有属于东方传统的调味品,也有引进的调味品和新兴的调味品品种。对于调味品的分类目前尚无定论,从不同角度可以对调味品进行不同的分类:
1、依调味品的商品性质和经营习惯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目前中国消费者所常接触和使用的调味品分为六类:
(1)、酿造类调味品:酿造类调味品是以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和淀粉等成分的粮食为主要原料,经过处理后进行发酵,即借有关微生物酶的作用产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将其转变为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此类调味品主要包括:酱油、食醋、酱、豆豉、豆腐乳等。
(2)、腌菜类调味品:腌菜类调味品是将蔬菜加盐腌制,通过有关微生物及鲜菜细胞内的酶的作用,将蔬菜体内的蛋白质及部分碳水化合物等转变成氨基酸、糖分、香气及色素,具有特殊风味。其中有的加淡盐水浸炮发酵而成湿态腌菜,有的经脱水、盐渍发酵而成半湿态腌菜。此类调泡发酵而成湿态腌菜,有的经脱水、盐渍发酵而成半湿态腌菜。此类调味品主要包括:榨菜、芽菜、冬菜、梅干菜、腌雪里蕻、泡姜、泡辣椒等。
(3)、鲜菜类调味品:鲜菜类调味品主要是新鲜植物。此类调味品主要包括:葱、蒜、姜、辣椒、芫荽、辣根、香椿等。
(4)、干货类调味品:干货类调味品大都是根、茎、果干制而成,含有特殊的辛香或辛辣等味道。此类调味品主要包括:胡椒、花椒、干辣椒、八角、小茴香、芥末、桂皮、姜片、姜粉、草果等。
(5)、水产类调味品:水产类调味品水产中的部分动植物,干制或加工,含蛋白质量较高,具有特殊鲜味,习惯用于调味的食品。此类调味品主要包括:鱼露、虾米、虾皮、虾籽、虾酱、虾油、蚝油、蟹制品、淡菜、紫菜等。
(6)、其它类调味品:不属于前面各类的调味品,主要包括:食盐、味精、糖、黄酒、咖喱粉、五香粉、芝麻油、芝麻酱、花生酱、沙茶酱、银虾酱、番茄沙司、番茄酱、果酱、番茄汁、桂林酱、椒油辣酱、芝麻辣酱、花生辣酱、油酥酱、辣酱油、辣椒油、香糟、红糟、菌油等。
2、按调味品成品形状可分为酱品类(沙茶酱、豉椒酱、酸梅酱、xo酱等)、酱油类(生抽王、鲜虾油、豉油皇、草菇抽等)、汁水类(烧烤汁、卤水汁、急汁、ok汁等)、味粉类(胡椒粉、沙姜粉、大蒜粉、鸡粉等)、固体类(砂糖、食盐、味精、豆豉等)。
3、按调味品呈味感觉可分为咸味调味品(食盐、酱油、豆豉等)、甜味调味品(庶糖、蜂蜜、饴糖等)、苦味调味品(陈皮、茶叶汁、苦杏仁等)、辣味调味品(辣椒、胡椒、芥茉等);酸味调味品(食醋、茄汁、山楂酱等)、鲜味调味品(味精、虾油、鱼露、蚝油等)、香味调味品(花椒、八角、料酒、葱、蒜等)。除了以上单一味为主的调味品外,大量的是复合味的调味品,如油咖喱、甜面酱、乳腐汁、花椒盐等等。
4、调味品的分类还可以有其他一些方法,如按地方风味分,有广式调料、川式调料、港式调料、西式调料等;按烹制用途分,有冷菜专用调料、烧烤调料、油炸调料、清蒸调料,还有一些特色品种调料,如涮羊肉调料;火锅调料、糟货调料等;按调味品品牌分,有川湘、淘大、川崎、家乐等国内品牌,也有迈考美、李锦记、卡夫等合资或海外品牌,此外还有一些专一品牌,如李派急汁、日本万字酱油、瑞士家乐鸡粉、印度咖喱油、日本辣芥等。
另外,调味品的种类多,其中的一些产品有其专有的分类标准,如在中国,酱油可以分为酿造酱油、配制酱油。
5、按照我国调味品的历史沿革,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代:
第一代:单味调味品,如酱油、食醋、酱、腐乳及辣椒、八角等天然香辛料,其盛行时间最长,跨度数千年。
第二代:高浓度及高效调味品,如超鲜味精、imp、gmp、甜蜜素、阿斯巴甜、甜叶菊和木糖等,还有酵母抽提物、hvp、hap、食用香精、香料等。此类高效调味品从70年代流行至今。
包装说明:
第一种,纸箱包装2.5kg/袋*10袋 内铝箔袋
第二种,牛皮纸袋包装2.5kg/袋*10袋 内铝箔袋 或25kg/袋*1袋 内塑料袋
第三种,编织袋包装25kg*1袋 内塑料袋
第四,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做包装
因产品特性不同,包装称重会有所不同。
庆云县永祥商贸有限公司
商丰山
13406852111
中国 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