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新白茶香气不如老白茶,你可能是忽略了这个细节

2019/6/10 14:19:09发布77次查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来了一位老茶友留言。
“为什么今年的荒野银针,没有去年的香?”
以往茶友们问到香味的问题,多数是指冲泡后的状态。
冲泡后,今年的银针,之所以没有去年的香,是因为2019年的白毫银针它还很“新”。是白茶家族里,最年轻的一辈。
太姥山产的2019白毫银针,是从3月16日左右开始大范围采摘,到如今,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在短短两个月内,它经历了采摘,摊晾,萎凋,烘干等步骤,体内的物质受到了影响,尤其是现在的白毫银针,刚烘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体内的水分和香气等物质,散发掉了部分。
只留下极小的一部分水分和香气等物质留存在体内,此时冲泡它,自然是不如去年(2018年)的银针来得香味浓。
等到再给它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香气和其他物质重新聚集起来,将会有更好的汤感呈现。
但这位茶友的问题,却问的更细致:“我说的香气不够浓烈,是干茶状态哦~~”
干茶闻着不够香,这是为什么?
还没等村姑陈告知正确答案,资历深的茶友,立马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会不会是因为我买的荒野银针不够多?我只买了80克一罐。这会不会影响它的香气?”
答案是:会!
《2》
80克一罐的白毫银针,为什么不如一整箱的白毫银针来得香?
如茶友所说,他这次购买荒野银针(白毫银针的一种),是为了日常方便喝茶,买的小罐分装,净含量只有80克。
这80克的荒野银针,用双层马口铁罐包装,正好一罐,大小正合适,罐内没有多余的空间,对于荒野银针而言,空间大小正好。
荒野银针,在短期内存放于此,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但这80克的荒野银针,在存放时,也有小小的局限性。那就是它的香气,不如大量存茶时,来的香。
每日与白茶打交道的村姑陈,也发现了这一细节。
从大箱子(一整个大箱子,装满后,银针有30斤)里拿茶时,它的干茶就已经足够强烈,浓郁的毫香,劈头盖脸而来,都不需要烫壶温杯,仔细闻、认真闻、努力闻才能捕捉到。
这是感受毫香的绝佳时刻,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让人沉溺在毫香当中,宛若香气的海洋,令人沉醉不知归路。
但分装到每天都要喝的小罐子里,香气就明显弱了许多。
刚打开铁罐时,也能闻到毫香。
只是闻过了大箱子包装的毫香,再闻铁罐包装的香气,难免会有些落差。
大箱里的毫香,就像是刚喷出的香水,浓郁,浓烈,鲜明。
此处,就涉及到常说的一个概念——团队陈化。
《3》
什么是团队陈化?
所谓的团队陈化,就是让同一年份、同一形态、同一品种的白茶,较多数量的存放在一起,共同参与陈化。
较多数量,这一数值,弹性较大。
如散茶,存放时,不低于三斤,可算作团队陈化。
而饼茶,存放数量不低于八饼,也能算作团队陈化。
当然,这些数值,自然是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茶多好转化。
每每村姑陈建议茶友们让白茶团队陈化时,总有的人觉得这是在推销,这是在忽悠他们买茶。
我已经买了一斤寿眉了,哼,还想让我再多买一斤?
赤诚之心,结果被误解,这种心情,大概窦娥能懂。
咱们客观说说团队陈化的重要性,至于茶友们如何选择,是尽可能为白茶营造一个团队陈化的条件,还是少量购买,悉听尊便。
《4》
白茶为什么要团队陈化?
白茶的团队陈化,与用柿子、苹果催熟香蕉,有点相似。
以往,农家的院子里,都会自己栽种芭蕉树,或者到山林去时,偶遇一两株生长状态正好的芭蕉,就会在它没熟时,砍下来,拿回家。
但这青涩的香蕉,哪能吃呀,必然是又麻又涩,难以下咽。
人类的智慧,岂会被小小青涩的所难倒?
后来,人们发现,把成熟的柿子、苹果和这些青涩的香蕉一起放在一个相对密闭的容器里,香蕉熟的特别快,不用多久就能吃了。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把香蕉催熟的,是一种名为乙烯的物质。
青香蕉与苹果之间,因为同处于一个密封的容器里,苹果产生的乙烯,不断刺激着香蕉,从而让它从青涩变得成熟,从青绿变成金黄。
而团队陈化的原理,与此相似。
大量的茶叶、茶饼放在一起,它们之间共同呼吸,此起彼伏地吐故纳新,互相刺激,互相成就,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作用于同一个内袋里的所有茶叶,作用于同一个提袋里的所有茶饼,才会让茶叶们转化得更快,形成更多的,更强有力的香气。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闻数量多的白毫银针时,香气浓郁,而闻小罐子装的白毫银针,香气则淡了很多。
若是给这些小罐子里的白毫银针,找到数量足够庞大的同伴,假以时日,它也能重新恢复香气,气味浓郁。
《5》
白茶的前期修复、长期存放,都少不了团队陈化!
也有的茶友会困惑:什么情况下,才要给白茶创造团队陈化的条件?平时喝的白茶,需要团队陈化吗?
团队陈化,也要分情况,在两类情境下,要使用团队陈化。
1.前期修复
所谓的前期修复,就是茶叶从烘干后,到上市的这段时间内。
在这个特殊时期,要尽可能多地让白茶聚集在一起。
经过烘干,白茶中的香气物质被分散,这时候要重新聚拢起来,就要拉它一把。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借助团队的力量。
白茶中的香气物质,能找到归属感,自然能更好的恢复。
要是这段时间,少了团队的作用,白茶的陈化速度,会受影响,可能就耽误了我们的香气的感受。
也正是因为团队香气聚集这一需求,春白茶到了5月才大量上市。
2.后期陈化
在后期陈化时,白茶保存的数量,也要足够多。若是只有孤品,白茶形单影只,那将是孤掌难鸣。
这一点,s师傅就贯彻都很好。
还是那绝无仅有的八两2013白毫银针的故事。当时s师傅十分阔绰地把仅有的2013白毫银针送给村姑陈时,兴奋了好久。
这可是s师傅的珍藏,居然就拱手让人了?
还来不及窃喜,s师傅泼了一碰冷水,浇灭了村姑陈的热情。
“量太少,陈化得慢,陈化的效果也不好,至少要3-5斤,放在一起存,香气才聚得起来。茶多,聚香。”
好吧,差点自作多情。
作为白茶界的前辈,s师傅的做法,却值得我们借鉴。
要想自己存的老白茶,够香,够有味道,必然要数量多地放在一起,这样效果才好,花相同的时间成本,为什么不做更好的事儿呢?顺手多存些白茶,权当投资。
这可是经验之谈!
至于每天都要喝的茶,能够创造出团队陈化的条件,最好。但鉴于每天都会打开包装,还是少量分装,喝完再补充,避免茶叶变质是关键。团队陈化,可不必强求。
《6》
人是喜欢群居的。害怕寂寞。
白茶也一样。茶多力量大,茶多香气足。
要是让白茶落了单,它的香气数量,太有限。仅有香气物质,要想迸发出惊人的香味,难。
唯有让白茶大量地聚集在一起,它们的香气,才足够有穿透力,它们的陈化,才会超乎想象,它们未来的品质,才有石破天惊的可能。
尤其是新白茶的保存,更要注意它们的团队陈化。
众人拾柴火焰,高土多好打墙,白茶量多好陈化。
你的存茶,做对这个细节了吗?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