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战国牛虎形青铜器的价值

2019/6/6 8:58:20发布86次查看

战国牛虎形青铜器的价值
战国牛虎形青铜器的价值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以其庄重典雅的造型,繁褥神秘的纹饰,形成一种狞厉之美,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但这些铜器大多以礼器为主,属庙堂之器,是古代青铜艺术的珍品。
除此之外,尚有一些小巧可爱,栩栩如生,生动传神的动物形雕塑。它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充满着灵动活泼的生命气息,在威严神秘的青铜艺术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另一侧面。本文所介绍的战国铜牛和铜虎,就属于此类。
本文所介绍的战国铜牛和铜虎,共有八件。它四件一组,分属铜牛、铜虎二种器物,形成固定的组合形式,这些铜牛、铜虎,铸造精良,形态逼真,小巧玲珑,皆为青铜雕塑而成,其上还有线刻纹饰。
1978年出土于江苏省淮阴高庄战国墓,是高庄青铜器群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江淮地区古代青铜艺术之发达,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一部分。虽经二千四百多年的地下埋藏,但至今仍通体光洁,没有锈迹。
可见墓主人生前喜爱有加,死后又用以随葬。故久经摩挲,温润凝重,十分可爱,其具体特征如下。
铜牛4件,其大小相同,形制一致,小如拇指,是微型铜器,每件长3.5厘米,高1.5厘米(图1)。它形似水牛,屈肢横卧,双目圆睁,二角后掠,回眸凝视。
其前腿双膝跪地,后腿屈于腹部,浑圆的臀部和发达结实的肌肉,表现其体躯强健,力大无比。颈、背部依其肌理,阴刻曲线,线条细如毫发,生动流畅,更显得气宇轩昂,劲健有力。整个造型,表现出温驯、憨厚和强壮,极其生动有力。
在中国,牛一直被人们用来农耕、肉食、祭祀、驾车等,它和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在商周青铜器中多铸有牛的形象,为当时的祭祀礼器,如陕西岐山贺家村出土的西周牛尊就是如此。但西周牛尊是长约38厘米、高约24厘米的酒器,而此器是小如拇指的方寸之器,故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不是同一类铜器。
铜牛
铜虎4件,其大小相同,形制一致,亦小如拇指,每件长3.5厘米,高1.8厘米,是微型小件铜器(图2)。该器形如幼虎,它前膝前屈,后腿屈于腹部,虎首直立,双目圆睁,二耳直竖,匍匐于地。一副蓄势待发姿态,似欲朴食。通体线刻虎纹,清晰流畅,生动有力。
虎为百兽之王,虎的威猛让古代先民们视为图腾崇拜物,使其具有食鬼、辟邪、镇宅、怯病之功效,时常将其视为山神。
所以在商周青铜器多铸的虎的形象,如著名的商代铜器虎食人卣上就有狰狞恐怖的虎食人图像。
但此器和虎食人卣的图象完全不同,它造型逼真,机警活泼,所表现的是幼虎形象。它没有一点凶恶的样子,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着实令人喜爱。
铜虎
如上所述,战国铜牛、铜虎是小如拇指的方寸之器,以其造型生动、设计精巧、工艺精湛而受人喜爱。但自出土以来,已历时三十多年,人们至今还不知其真实用途,故仍以铜牛、铜虎称之。从出土情况看,此器出土于主棺,相当于墓主人腰部,是墓主人随身物品,推测是心爱之物。从造型来看,此器为上凸下平的卧伏状,都是蜷伏于地的动物形雕塑,都是实心的铸造铜器,有可能是为镇压而铸造的器具。
从数量上讲,此器都是每种四件,有可能是为了镇压四角。因此,此器有可能是古代的铜镇,从形式和数量上都比较符合。众所周知,古代的镇器有席镇、文镇、博镇之分,其中席镇就是镇压坐席的器具,如《楚辞》“瑶席兮玉镇”,即是指此。
但此器是小如拇指的微型铜器,故镇压坐席缺少重量。况同墓也出土了八件席镇,其内充铅锡和此器有天壤之别,故此器不可能是席镇,席镇之说不能成立。文镇,顾名思义是用之于文事之镇,今称镇纸,是人们书写时镇压纸帛的用具。但战国时书写大量使用的是竹简、木牍,竹简和木牍都不用镇具。
从现有资料看,文镇的使用相对较晚,大多都在明清两代,至今人们还在使用,是文房用具。据此,文镇之说应予排除。而战国时六博盛行一时,六博也称六簿,《楚辞•招魂》“篦蔽象棋,有六簿些”就是指此,是战国至汉代盛行的棋戏。六博时要将博具置于席上,博具中自然少不了棋盘(枰),而有些棋盘(枰)可能是丝帛或皮革制品,镇在这里则被用于镇压四角。因此,战国铜牛、铜虎有可能就是当时的博镇,是特意为六博而铸造的棋具。故铸成底部平坦的动物形器具,造型逼真,生动活泼。且每器四件,正好是二套博镇,可用于二个棋盘,被用于镇压四角。况且,六博棋局也不会过大,其小如拇指的博镇正好合适。这些造型生动的博镇也深受古人喜欢,故包浆饱满,经常摩挲。此外,“镇”还有辟邪去邪之功用。作为随葬品,一般置于亡人衣袖之中,称之为压袖。而此器正出土于墓主人腰间,可能就是压袖之物。人有双手,衣有两袖,左右各一,故随葬二套。因此,这些铜牛、铜虎有可能就是战国时的博镇,可分别命名为铜牛博镇和铜虎博镇,恢复其历史面貌。此墓以博镇随葬,也具有镇墓辟邪,乞求平安、保佑子孙的功效。
镇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战国早期已广泛使用,故考古发掘中多有镇器出土。如湖北曾侯乙墓、绍兴印山大墓都有青铜镇或玉镇出土。但这些铜镇和玉镇多是席镇,都是直径约10厘米的半球形器物。有的席镇还内充铅锡,显然是为了镇压席角而增加重量。对于席镇也有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过去人们将其命名为半球形器。有人认为是权(枰锤),有人认是乐器,故众说纷纭,不知其具体用途。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和发展,人们才考证出是席镇,给予正确定位。而博镇至今还未见考证和研究,是人们有待认识的一个新器物。而此墓铜牛和铜虎的考证正好弥
如果你有藏品想出手,有收藏品不知道是不是真东西,你是否有藏品急于出手找不到地方? 你是手里有的宝贝但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你是否有老东西不知道它的年代?你是否有藏品需要鉴定? 如果你有以上问题,那我就能帮到你 ? ? ?) ? (如果你有以上问题想要咨询,那么就马上打电话!古玩注定是金钱与风险并存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怎么样把风险降到最低, 我是雅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小陈,我为贵州雅斋文化有限传播公司打卡
公司名称:贵州雅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地址:南明区花果园金融街3号1802室
联系人:陈经理手机——;
微信:cheny936012493【拼音是小写的】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