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觅食的习惯是一靠视觉看见,二靠嗅觉,三靠听觉来判断哪里有食可吃,才能前来光顾。做窝后不要急着马上施钓或在窝中调试鱼漂,因这里的鱼还未到,如急着钓或在窝中试漂,会把途中准备光临的鱼吓跑而不进窝。应让窝发一会再钓,好处就是窝点中进食的鱼也是活广告,可能会吸引更多的鱼来觅食。先到的鱼,多是靠嗅觉,后来的鱼不但靠嗅觉,还有视觉和听觉在起作用。打窝时尽量保持窝点的原貌,比如选择草窝最好还是选择天然的草窝、草逢。
到钓点后不能靠打一次窝子钓全程,从不补窝,而要根据水情鱼情适时地进行补窝,那么如何补窝才利于窝子的养护呢?原则就是“少量勤补”,“细水长流”,使窝点中经常有诱饵。诱饵要选用有细微、有颗粒状的,细微状的诱饵诱鱼能力更强,颗粒状的留鱼效果比较好。补窝要根据实际情况,钓几条鱼后,有一阵子不上鱼了,那就该补窝了,切记无论钓着钓不着,离窝前必须补窝。
鱼儿对水体的震动非常敏感,特别是对强烈的震动,鱼儿会迅速地惊慌逃避。在垂钓中要尽量减少走动,杜绝跑动,大声喧哗。起鱼时要用柔劲把鱼领出窝点再出水;遇到较大的鱼上钩时,更需要耐心应对,千万不能在窝子里就生拉硬扯,让鱼上下腾翻,鱼护应尽量放得深些,离窝点远些。窝中跑鱼,对于窝点影响非常大,据说鱼逃跑的时候会分泌一种物质,警告同伴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