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货币来计量,有助于会计将各种性质不同的经济内容统一起来,进行综合的反映。会计核算中之所以选择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是货币本身的属性决定的,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容积、台、件、时间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从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为全面反映生产经营、业务收支情况会计核算选择了货币计量,最终反映在报表中的项目也只能用统一的货币计量。
2.会计的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的特点。连续性,是指会计核算在时间、程序和步骤上保持前后一贯;系统性,是指会计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既要相互联系的纪录,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纪录;全面性,是指会计对核算的内容要充分完整,防止片面;综合性,是指会计要总括的反映经济活动的价值指标。
由于帕西奥里著作的问世,使科学的 复式记账法得以广泛传播,并推动了会计的发展。因而,一般认为,1494年是近代会计的开始。从15世纪到产业革命,德国、英国和荷兰出版了不少会计著作,展开对会计的介绍和研究,但都没有脱离帕西奥里“ 簿记论”的窠臼,只是在记账技术上有所改进。当时的会计理论主要是由“拟人学说”统一借贷的含义,建立帐户体系。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 产业革命,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兴起。它要求会计定期向股东提供 会计报表,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此,会计就在簿记的基础上,向 资产、负债与资本的计量,收益的确定,报表的编制、审查、分析和解释等新的内容发展。
20世纪初,在产业革命发源地英国,先后出版了狄克西的《高等会计学》、里斯尔的《会计学全书》等书。这几本会计著作的出版,说明 会计理论研究已从局限于记账、算帐的簿记向包括记账、算帐、报帐、查帐的会计转变,初步建立了 现代会计学。